道德是多美丽呢?
——题记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老师稚气而认真地念着“道德,道德”的情景,握紧了笔一笔一划在生词本上书写的“道德,道德”的痕迹;很小的时候,我就在老师父母的谆谆教诲中懂得道德的可贵。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多么质朴的话语啊,细细品味,就发现平淡之中蕴含着蓬勃的朝气,如同旭日东升般的能量,使生活如春天般流光溢彩。
在公交车上让座似乎是一个早已被人们谈厌了的话题,小学时作为一个没有新意却百套不厌的写作题材已在我笔下重现了几百次了吧。周五放学和爸爸乘公交车回家,起先车上很空,几站下来,人流涌入,车上便拥挤得让人有些窒息了。密林般立起的胳膊肘随着车的颠簸不断摩擦碰撞。摇晃间,我轻轻握住一边冰冰冷冷的扶手,漠然地注视着一切,思绪却飘散在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之间。
此时此刻完全没有注意到坐在身边的爸爸早已变更了姿态。
他把座位让给了一个略微发福而显得有些臃肿,手牵着顶一个西瓜头的小孙子,又穿着看起来十分廉价的羽绒服的老人。老人吃力地把那白白胖胖的孙子搁在自己腿上,握紧了栏杆,连声说谢谢。
我有些惊异,半张着嘴满脸疑惑地瞧了瞧爸爸。他的微笑还没有收起,眼里融化着日光照射下晶莹的雪花,充盈着春天明媚的色彩。他倚靠在一边静静地把弄着手机,而我心中泛起一阵微波。那老掉牙的作文情节正轻描淡写,为我勾画出一幅淡然的水彩,很生动,很平淡,很深刻。
那就是道德的姿态吧。爸爸站立着微笑的姿态,犹如初春夹着早梅芬芳徐来的微风,在我心头降下一场温柔细雨,平淡细腻,心旷神怡。
说到道德,我总会想起那些公益广告——
夜深了,小姑娘严严实实地裹着一条厚围巾,骑着那辆破旧的大自行车回家。冬日的夜晚浸透在凛冽的寒风之中。人们早早地熄了灯,四周黑压压一片,尽是残墙断瓦一般简陋的屋房,不时传来野狗的狂吠。她惊恐地回了回头,脚踏得更快了。她喘着粗气,唱着歌,飞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巷里,歌里掺着急切。转过这道弯,终于看见了一丝光亮,还伴着袅袅的轻烟。
她长长地舒了口气,亲昵地喊了声“大爷,这么晚了您还不回家呀!”
“就回,就回了。”大爷秃顶,戴着副银框的旧式眼镜,脸上总是挂着深深的皱纹与慈爱的笑容。小姑娘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行驶起来。老大爷抬起头来看了看,起身撩起一盏小灯,橘色的灯光悄悄地蔓延开来,像一轮初升的太阳……她缓缓地转过头。“谢谢,大爷。”
这是一则公益广告,好温馨。也许这些细微的爱与礼也属于道德的范畴吧。道德的姿态,定格在老人举起小灯的一刹,定格在女孩回笑容的一刹。
濮存昕说:“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近的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厘米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还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
道德便是那些生活的细枝末节,总是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一点点美丽的举止,在道德光辉的笼罩下,便升格为了文明、爱心、环保、奉献等等了。
汲取着心灵与情感的精华,道德是多美丽呢?像一股涓涓细流,从一个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就一丝一丝潜移默化地沁入了生活的土壤,渗透成如古树交错纵横的老树根一般粗壮的脉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