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王维·《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王维篇一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呃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王维篇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晚年的王维在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山居,山中居住的地方。暝,日落天黑。这首诗描写秋日黄昏山景。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和枯竭、衰败联系在一起,所谓“悲秋”。而王维的这首诗,挣脱了悲秋的传统视野,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明净的`暮秋意境,别开生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的空山分外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或许是受佛家“一切皆空”观念的影响,王维的诗中常常用“空”字:“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空翠湿人衣”……这些“空”,并非指虚,而是清、静之义。这里的“空山”也如此,不是空寂荒凉,而是表现雨后山野的幽静,是诗人对山的一种感觉。
初秋的傍晚,空旷的山谷,一阵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去,一股清凉的秋风扑面而来。置身于这静谧的山中,俗世的喧嚣听不到了,官场的倾轧不相干了,连自身的种种欲望也都平息了。诗人因此感到轻松惬意,感到山雨过后,万物都为之一新。
在首联为全诗奠定下清新的基调后,诗人开始具体描绘山中的景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初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雨后的松林显得格外苍翠,月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林间投下淡淡的影子;山泉也因一场秋雨变得更加清冽,白练似的流泻于山石之上——这一切,多么的清幽、明净!这两句写景如画,有声有色,却是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于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突然,不远处传来的喧闹声打断了他。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姑娘们洗罢衣服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突然在水面晃动起来,原来是渔民的小船捕鱼归来扰动了它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中人的生活总是保持着和大自然节奏的协调一致。朦胧的月色下,洗衣归来的姑娘三三两两,从竹林里袅袅而出;早出捕鱼的渔民划着小船,顺水而归。这景致本来寻常,但在诗人笔下,却因先有了“竹喧”、“莲动”,顿时变得灵动起来。这样的写法,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在人还没出现前,就已经让读的人有了无限遐想。而这两句诗的“动”,又与上两联的“空”、“静”相依相衬,于极静之中突然置入动态,使画面充满生机,读来更让人寻味。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人们的心情是那么轻松愉快:姑娘们说说笑笑,渔夫任小舟轻快地划过湖面。面对这些勤劳淳朴、无忧无虑的人,诗人不由心生欣羡。归隐山水,在自然的怀抱中平静、安然地生活,正是暮年诗人的追求。因此,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芬芳虽已消尽,但山中秋景亦佳,还是值得留下来细细品味的呀!
《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恰好相反。尽管春天的美景不再,但山中的秋景也别有味道,对此完全可以随意处之。自己还是留下来,静静体会这里平静的生活吧。“山中”可以远离官场尘俗,所以诗人决定要留在山林水间,在这“世外桃源”中保持内心的悠然、宁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