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之乡”县的西南部、脚下的郭大寨乡网村,是一个集边远、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里聚居着勤劳的彝族支系俐侎人,是全乡唯一的一个俐侎人的聚居点,俐侎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各方面都相对比较落后,是历年来郭大寨乡的重点帮扶对象。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春风不断吹拂,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网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为郭大寨乡的一匹“黑马”。每当人们提及网村的发展变化时,就不能不提到网村党支部书记。
提起的名字,网村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他1971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就立志把青春和智慧献给网村,30多年来,虽然村干部待遇差,工作艰苦,但他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在村组工作上。为此,他多次被市、县、乡党委、政府授予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领导的村两委班子多次被授予先进党支部、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网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也连续当选了四届县人大代表,其先进事迹刊登在《省人大》(第7期)、《新世纪科学发展优秀文库》、《日报》(3月30日第2版)。结合村情制定发展思路
网村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山高、贫穷、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交通闭塞,人民生活贫困。如何使全村摆脱贫困、奔小康,作为全村的领头雁,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他深知,山区要脱贫奔小康,一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合理发展,山区的希望在山、发展在山、致富在山。只有念好“山”字经,在“山”字上作文章,才是全村的出路。为此,他带领全村人民,深入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规划布局,形成全村“抓教育、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全面实施‘九二工程’,到2024年末,实现‘五个一’”的经济发展思路。“九二工程”是指发展两千亩茶、两千亩泡核桃、两千亩皇竹草、两千亩人工造林、两万棚竹子、两万株大葫芦梨、两万株桃子、两千亩木瓜花椒、两千亩高稳农田;到2024年,实现“五个一”:粮食一百万公斤、总收入一千万元、一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粮食生产科技化、林茶规模化、畜牧市场化、教育法制化、风俗特色化。
工作中,他把网村退休回家的乡村干部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党小组,充实村级党组织力量,为发展全村社会经济,带领农户、村干部、小组长到本县凤山镇安石村参观“三村”建设,虚心请教。为推广农村农业科技、科学种植,他带领全村小组长到核桃林小组参观林业发展示范点,学习利用科技、科学种植,规模示范,管理有制。为提高贫困农户居住条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积极动员30户农户进行茅草房改造,其工程完成率占全乡首位。为改善办公条件,在县级补助2.5万元资金前提下,他带领全村人民进行村公所改造,砖混结构二层,建设面积200多平方米。发动群众创办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自筹建设资金,积极协调、联系,使村公所建设圆满完成。
密切联系群众热情关心他人疾苦
个别群众对他说:“支书,包干到户各干各,自家之外管不着,你何必操那么大的心呢?”。他回答道:“我是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不能忘记群众,更不能做有损他人利益,有害他人幸福的事。”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村里有个叫李顺才的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按照俐侎人的风俗习惯,他一直轮流在社员家吃“转饭”,每户吃几天,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有的群众打手势叫他到家吃住。这件事让很为难,家里4个孩子,妻子身体不好,再添一个憨痴的闲人吃饭,家庭拖累和困难实在太多了,但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人无人照管,凭着党对他多年的教育,他决心把老人照顾下来。通过耐心细致的做家人的工作,沟通了妻子和孩子的思想,全家都把这位老人当作亲人对待,与家人吃同样饭、穿同样衣,使这位老人晚年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他的所作所为,被老人的亲人所感动,一直到李顺才被其亲人接去永德县。他还资助着李万生、张礼珍、梁桥生三户特困村民。同时,他十分关心当地的五保老人,30多年来,在他当任村干部期间,他为当地贫困群众捐赠自家粮食达1万多斤,钱达上万元。每当民政部门下达救济粮款、救济衣服时,他总是优先考虑特困户,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优亲厚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地群众称赞他说“李支书不愧是我们的贴心人。”
措施到位实施有力
要脱贫,抓科普。提高农业耕作技术的科技含量推广优良杂交品种,提高单位产量是解决群众温饱的关键。然而在人口文化素质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推广科技难度可想而知,而农民的特性是直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对此,走家串户,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定点示范,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终于使科学种植和优良杂交品种在全村得以普及。他带领全村人民进行土地改良,建成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500亩;兴修网大沟,使全村沟渠四
基层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第2页
通八达;兴修金场坝水库,使水利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运用,使网村成了全乡粮食的主产区之一。要富裕,抓经济。山区如何搞活经济、增加人民收入,出路还是在“山”。通过充分考察论证,在他的组织实施下,网村先后种植了亩泡核桃、亩木瓜、200亩花椒、亩茶叶、500亩皇竹草、7600株大葫芦梨、4500棚竹子、11万株杉木,利用自身有利地理条件发展种植各种经济林木,现在已投产见效,成为全村人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方便的交通和灵便的信息才能快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领全村人民筑路修桥,努力改善全村的交通设施先后兴修、修复村组公路30公里。全村基本达到组组通公路,方便了人民带动了全村社会经济发展。
要治穷,先治愚。高瞻远瞩,优先发展教育。他主动和教育有关部门联系,跑项目、筹资金,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重视对俐侎人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对网村3所小学进行了修缮,使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观。12月得到了“香港苗圃行动”的支持,并争取到援建1所希望小学项目。设立了奖励资金,支持、鼓励俐侎孩子上学受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才。
保护生态,持续发展。以“林草为首,粮畜为本,水土为基,结构生态”为指导思想,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合理开发,结合本村实际走生态农业之路,使网村逐步向一个山头绿树葱葱、山腰花果飘香、山脚谷米粮仓的绿色农业村发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的深深懂得今后将如何走好人生之路。他将严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观”的具体要求,一如既往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网村改变成一个“山清水秀春常驻,人民共唱幸福歌”的田园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