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随想


打开《史记》,我仿佛能闻到一阵幽幽的墨香,清香而绵长,仿佛把我拉回到汉朝。我看见一个人正执笔在纸上写下苍劲而有力的大字,时而停下笔来,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时而望向窗外,目光炽热而坚定,似乎他在追寻着什么。我微笑,回过神来,看那一页页的文字。

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我看到了无数英雄圣人生动地演绎着他们的人生。我感叹于尧的伟大,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审时度势,珍惜人才。他能清楚的看到,每个人的优缺点,不听信小人之言,冷静对待事物,最终发现了舜这样一个适于接管天下的人,并懂得用各种手法锻炼舜,使他成为新一代的黄,他的清晰而敏锐的洞察力是我所向往的。

我感叹于舜的大度,他的父母与弟弟多次想加害于他,可他却从不憎恨他们,反而更加孝敬和爱护他们。司马迁是这样写到”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如果我是他,要能做到不厌恶,不痛恨,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把恨转变为爱?“弥谨”二字分量很重,让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舜背后的光环。他的气量是我追求的。

我感叹于秦始皇的野心。他统一天下,想要“履至尊而至六合,执敲扑而鞭挞天下”,他的野心之大,足从此现。可惜,他和他的子孙并没有心怀天下,不是仁政,却以沉重的赋税与徭役镇压百姓。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着这样的画面:服徭役的农民正赤身在烈日下工作,他们咬着牙,蹙着眉,身上正受着一鞭又一鞭的鞭打。那红色的伤痕一道一道地爬满了后背,他们扭曲着,仿佛向我们诉说着他们内心的反抗。直至陈胜出现了,说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人们的心声,于是秦朝就在他自己造的孽中毁灭了。那样的野心固然令人震撼,可是没有民心,一切都是云烟。

我感叹于项羽的柔肠。他对乡亲父老的挂念,对虞姬的爱恋,无不让我沉迷于他。尽管他在面对刘邦时太爱面子,又仁慈,用人不善,可当他乌江自刎的时候,就注定他是一个从古自今独特的男子,让我爱且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那样一个霸气而又柔情的汉子在唱起这首曲时时怎样的痛苦!我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他的柔情令我沉迷。

我感叹于刘邦的精明。司马迁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与伦比聪明与明显的粗俗流氓气息的刘邦。有血有肉!可我不喜欢刘邦,虽然他心中有百姓,善于用人,是一个好帝王,他总喜欢表现得豁达开明,可内心却记恨他人。

我感叹于孔子的伟大理想与他为之奋斗的坚持。他的一生坎坷,困顿不遇,到处碰壁,可他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无论教书育人,还是辅佐君王,他总是能显出无人能比的坚定和豁达。我读《论语》时总能感受到一种适淡,一种我向往已久的乐观。可谁能知,在那样坎坷一生中的他竟能保持着不变的淡泊。他就像一杯苦茶,入口苦凉,可当用心慢慢品尝就能感受到甘甜与清香。每一次品茶都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香,似乎从来都不一样,让人读不透,却愿意一遍一遍地品茶,从不厌烦。

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每个人都生活灵动,每个场景都清晰凸显。我只能不停的感叹司马迁的文字,他笔下的文字都有血有肉,有其两面性。我想学,可觉得如何都学不来。

我始终难以理解司马迁是如何在受宫刑的情况下完成《史记》的。那得是多有忍耐力的人啊?我不知道该说自己是敬佩、敬仰还是尊崇他。他那种为梦想而坚持的忍耐已经超越了语言。我只能感叹于人类精神力量的强大,也让我明白了,你实现理想的过程就像是一次马拉松比赛,他摧残着你的身体和心理极限,但只要你坚持坚持再坚持,终点一定会达到。

所以,我感谢《史记》,他给了我正能量,它一定是绽放在从古至今文坛上一朵永不凋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