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 咱们家的女人


有个伟人曾经说过:妇女能挺半边天。可在我家,妇女是挺整边天,不信?那么就从我家的“老寿星”,一个活了快一个世纪的曾祖母说起吧。

乐观开朗的“老寿星”我的曾祖母,现年96岁了,1916年出生在江南水乡绍兴的一个贫苦家庭,是个独生女,在那个时代,是很稀有的哦。曾祖母也像许多老式女人一样,早早地出嫁,14岁那年就嫁给了我曾外公,随后养育了我外公和小外公。后来为了生计,曾祖母就带着外公去了当年的“十里洋场”上海,给有钱人家当保姆,曾祖母现在非常爱看戏,爱看描写旧上海三四十年代的电视剧,这都跟她当时年轻时在上海帮佣的那段经历有关,因为,在曾祖母的记忆力,那段经历是有闪光点的,曾祖母告诉我,她帮佣的那户人家,是个开香料厂的,家里只有太太、老爷和一位小姐,曾祖母虽然是个帮佣的下人,但和那户人家的小姐很投缘,因为,老爷忙于生意,太太忙于应酬交际打麻将,剩下小姐,只有我曾祖母时常陪着玩,那户人家的小姐酷爱看戏,常常拖着我曾祖母去上海各个大戏院看名角的演出,所以,时间久了,曾祖母也爱上了看戏,所以,一直到现在,曾祖母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视机前渡过,看到三四十年代的老戏,她就像在回忆青春的记忆,一边看,一边还会评论,说那个时光,上海就是这个样子的,旧上海,老底子大户人家家里的生活,她太熟悉了,听我们说洗什么牛奶浴,什么夏天拿花露水泡澡等等时尚话题,老太太就会插嘴说:“不稀奇,旧上海,有钱人家的小姐,就是拿牛奶、花露水洗澡的”。

晚上老爷、太太打麻将,曾祖母说她还帮着做点心,熬人参汤,每天都会给东家做不重样的点心,那户人家的小姐和太太最喜欢曾祖母做的桂花糖年糕和馄饨,逢年过节,东家家里里里外外,都是曾祖母一人打理,家里来客人,曾祖母更是像会变戏法似的烧一桌好菜,以至于后来很多年,家里的饭菜都是曾祖母做的。曾祖母是一直到上海快解放时,帮佣的这户人家举家迁往台湾,曾祖母才带着外公回到了浙江,曾祖母说,当时,那户人家非常想让曾祖母跟随他们一起走,哪个时代都一样,要找个称心如意,得心应手的好保姆是不容易的哦。曾祖母的能干、麻利、开朗随和的脾气很讨东家喜欢。

但曾祖母毕竟是个老派女人,家里有丈夫和小儿子,不可能远渡重洋的。就这样,曾祖母带着外公回来了。不久,曾祖母被安排进了一家企业的托儿所当保育员。

从此,曾祖母跟孩子打上了交道,曾祖母开朗的个性和麻利的行事作风,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大家都亲热地喊她“阿太”,后来,他们当中的一些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还都惦记着她,来请她喝酒吃饭呢。曾祖母是个思想比较开明的老人,接受新生事物都要比同龄老人快,爱说笑、像一尊弥陀佛似的整天笑口常开,很难见到她生气,曾祖母其实一生坎坷,生活艰辛,经受了种种不幸和打击,1975年我外公因病英年早逝,她和曾祖公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过后,依然和我外婆一起承担起了抚养我母亲在内的三姊妹的重担,虽然是女孩,但曾祖母都像宝贝一样地养育着,别人开玩笑说要抱养,曾祖母想都不想说:“我再穷,也不会把自己的孙女寄养给别人的”,再后来,我母亲姊妹三人都长大成人,她又伺候瘫痪在床的曾外公长达六年,曾外公去死后,本应该安度晚年了,但不幸再次将临到她身上,因多年前的一次骨折引起大腿骨坏死,很多次行走时,她不慎被摔得四脚朝天、头破血流,但她还是坚持要生活自理。1994年,89岁高龄的她,又面临一次大的打击,我的小外公,他唯一健在的儿子患癌症了,我们当初都对她隐瞒了实情,就怕她撑不住。

但后来还是让她知道了,曾祖母除了刚听说时,悲痛地放声大哭了一场,后面就毅然拿出自己养老送终的2万元积蓄,积极给儿子进行手术治疗,(我小外公是在绍兴农村务农的,经济条件不好),由于治疗及时,小外公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一直安然渡过了癌症最危险的第一个5年。尽管,去年又传来小外公癌症转移复发的噩耗,但曾祖母,还是坚强地说:“有病就治,尽人事,听天命吧”。家里人都说曾祖母是个了不起的老人。

就这样,曾祖母以她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情,带着生活给予她甜酸苦辣,一路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光阴岁月。正在迈向“百岁老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