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旧如昔的阳光下,走进校门,几多大志与梦想,几多理想与抱负,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中尽情地驰骋于遨游。
时常徘徊于洗墨池边凝视“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沐浴着如水的月华聆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夜独坐后乐亭,沉浸在“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意境中。
站在走廊上,望着飘零的落叶,和那已透露了冬意的树木花草,一切都如梦一样。每每如此,我就能感到红尘的喧嚣正如潮水般退去,生命纯真的本质和理想随着天光云影浮现在心灵的天空中。像范仲淹不为物我所役,自自然然地生活着,充分感受天地之心之道,用一颗天高云淡的心感受着大自然中的山川日月,花木飞鸟,呈现出蓬勃的生命精神。何不任凭时光从我的身外心内慢慢流逝?如此,我似能领略生命的意义。
午后,踏着一致墨池别韵的大理石板,一侧街廊一侧流水。足下滑腻,留有几月前落雨的浅浅水渍。石桥绵亘个,没有繁冗雕纹,素净雅致。“引一池翰墨,浇满麓新簧”;“两千年美人芳草,八百里秋水洞庭”引发多少相思离愁,豪情壮志。南国之美,澧水之灵,凝诸笔端,走过诗墙,看着颜精柳骨,,墨债山积,虽管中窥豹,也深深感到文化之厚重,五千年的文字韵味,厚积薄发,便会凝聚于此了。
思绪忽然飞到老师激情澎湃的讲堂。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老师来了,只轻轻一挥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的受到了点化,变成充满活力的雪白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跑起来!
语文课上的之乎者也,英语课上的ABCD,数学课上的曲线函数,宛如每天重复的交响曲,演奏着生活琴弦上的每一个音符,使生命的旋律变得丰富多彩。使我有幸,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至今依然记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近乡心更切,不敢问来人“的离愁,“杏花吹满头”的妩媚,一下子全部铺陈开来,宛如,一朵愈合,在一缕清风的吹拂下,灿然的拦住风的衣角。
老师们夹杂着方音的言谈,迸发出智慧与乐观的情思,对对错错,点点评评,进进退退中,交给我们种种精美的飞翔方式,让我们热衷于朦胧似雾的诗,也不再做那缥缈似云的梦。
我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生活学习着。这里,在积灰已久的书卷边,用微光拂去尘埃,在我幽暗昏惑的旅途上,,用光明扫除退缩,在平静无奇的大脑中,用光线掀起波涛,为我们注入豪放而张扬的力量,挂起横渡沧海的高擎云帆。
百年前,一位诗人曾在这里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百年后,澧县一中校园成了一本无页码的书,散发着醉人的浓香,在空中轻摇曼舞,如梦,如梦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