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案》


内容简介;本剧题材取之现在真人真事片断,剧中情节描写一对小夫妻婚后,生有一子,现今小童已一十五岁,初中三年,各种开销不断加大,另有补课费用,重负不堪。难以承受,因抚养费用,女方家老妇把男方家老妇状告到庭,各抒已见,经青天大老爷知县,审理调节后,算是平息。故事运用仿古手法表演,可提高效果,语言简炼,通俗易懂,时间不长,约十五分钟左右。

古装小品短剧;《问案》

人物;知县,师爷,原告一老妇,被告一老妇,共四人。

地点;知县衙门大堂,时间,不详。

知县由后台走到台前衙门大堂。先行自我介绍。

知县说;皇恩浩荡,国泰民安。本知县姓廉,名洁风是也。遵我皇旨意来此治理地方已有五载。秉公执法,细审案情,冤屈尽解,深受百姓称颂。民送美号,《廉青天》,就是我。

知县喊道;师爷!(后台师爷上场来到台前)

师爷说;知县大人,呼唤小可,有何台示?

知县;今日开庭所要审理是何等案情?

师爷;回大人,有一民妇递状告关于小童抚养费之说,因两家多次私下交涉无果,闻大人青天之名,想请大人您给予判解。

知县;此乃属民事纠纷,可谓家务之事难断也。你先把所知情形述说与本大人,再行斟酌。

师爷;据小可走访了解,此原告家有一女,嫁到被告家之子,一年后,生一小儿,又二年,突生变故,小夫妻感情破裂,主要是女嫌男愚钝,治家无方,另因他家中财薄,更无名位,故二人离婚,小儿判与男家。女回娘家是也。

知县;如今盛平世界,有哪个呆女不愿攀附豪门,前任即已决断,另行各找也不为过,此事已了,为何仍要前来分说?

师爷;只因事情盘根错节,演变数理难予料测,男子愚钝,不晓事理,只虑自已,水来伸手,肉来张口,生活本身不能自理,尚需都是老母侍候。至于小儿他根本不管,所有一切推给老母。

知县;应是饭来张口,你如何说是肉来张口?再说他有多少钱财,如此享受?

师爷;他生性好酒,肉可充饥,米面极少动用,一切花销由母来出,本身所挣款项抽烟买酒,交友吃喝尚切不足,每月还需家中另予补贴。他一人花销就够全家费用。仍不满足。

知县;那与女方家又有何干?为何今日法庭相见?

师爷;当时只因小儿年幼,男方老母与女子协商,由女子养护,待女子另有门户,立即接回,经济事项老母来出。日推月移,小儿现已一十有五,中学初三,母子情深,与姥家人亲厚。小儿每月到奶奶家要取生活费及一切其他费用,奶奶都得如数支付。

知县;如此之说,小女子精心养护小儿这么多年,也属不易,比其父强百倍矣,不过,养育小儿所需经费应由父母双方承担,为何却落在男家老妪肩上,于理不通。

师爷;不如大人此刻升堂,详审细情!

知县;来呀,升堂!把原告和被告带上堂来!(台后声起;威……武……)

两名老妇人来到台前站立。

知县在座位上一拍惊堂木后说;念你二人老妪之态,就不必下跪,可立于堂前回话,本官问话,不得虚言告知,如有假言欺骗本官,严惩不贷,双方申诉之时,另一人不得喧哗争辩。原告是谁?

原告;是小民。

知县;姓甚名谁?年龄?职业?

原告;回老爷话,小民贱姓潘,名高枝,今年六十有五,早已退休。秀才功名,以前在小学任教。

知县;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原告;小民告的是堂前的卜爱银,原由是关于小童抚养费之事。

知县;详细因由你可道来。

原告;是,知县老爷,民妇潘高枝,夫妻二人,有一女,成年之时与一男交友,就是堂前卜爱银之子,门不当,户不对,阻之无效,后成婚,一年后,生一小儿,待二岁半时,我女赚弃男,要求离婚,我慨然助之,事成后,小儿归男家,利我女再嫁也,可寻找至今,仍在我处居住,无园满结果。当初也有测隐之心,小女代为抚养小儿,一切费用男家支付,小童现已念初三,需款之大,可想而知,补习一课,耗资三十,平时少量,我可贴补,近期如此重负,实难承受。故此要求男家增大款数,提出数次,男家均不应承,特到衙门上告,望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

知县;被告!

被告;小民在。

知县;姓甚名谁?年龄?职业?

被告;回老爷话,民妇贱姓卜,名爱银,今年六十有二,已退休,苦力出身,无功名。

知县;原告所说,是否真实?你有何说,也可尽详道来。

被告;谢青天大老爷,民妇卜爱银,夫妻二人,有一子,愚钝难琢成大器也,民妇虽无功名,人间论理还是懂得,我儿无能,怨母无德,夫君病体,废人一个。孙儿年幼之时,思量由亲母养育更为善妥。原本小夫妻,自由恋爱,成为婚配,及至离婚,前前后后,全然未与我夫妇二人征求过,尽管如此不待见,我们仍然全力尽父母之责。离婚之时,前任大老爷判决孙儿归我家,他母亲却不承担任何经济之责,民妇确实难以理解。思虑再三,和谐为上,儿不争气,又能如何?孙儿自降生,我每月支款三百,小学五年时,每月四百,升到初中,每月五百,其它花销不在其内。有病给其送回,一切用款让孙儿回来取索,近几年,各种花销不断剧增,我已年迈,实难支撑,我不图什么回报,只想能把他抚养成人,自食其力,我愿足矣,原告要求在五百生活费基础上再加数码,民妇实在力不能及,望大老爷明查。

知县;听你之言,自孙儿降生,这么多年,经济方面你所支出也算巨额。(师爷,你过来)

师爷;何事呼唤小可?

知县;你速查一下,刑部法则,夫妻双方有子女,离婚后,应谁担责?

师爷;大人,按刑部法则,夫妻二人都有之责,如子女判给一方,另一方视收入情况付给生活补贴,待子女一十八岁成人,可结合亲谊程度,凭本人条件或良心尽责。

知县;目前本地平民每月基本生活消费平均多少?

师爷;由于家庭结构不同,中等的每人约五百左右。

知县;那就是说,此子如亲生小父母分担,各自三百足矣,生活再省吃俭用,余钱积累,留作应急,无需再向老的索取,岜不完美之事。

原告;大老爷,我有话说。

知县;你有何话,可以讲来。

原告;刚才大人所言,民妇认为不妥,前任大老爷已把小童判给男家,在经济上我们就不应负有其责,加之小女打工收入微薄,每月六百,自已尚切不足,哪有能力再负其责?

知县;养育儿女天经地义,勤劳俭省,中华美德,精心尽职,抚养成人,如他日小童金榜题名,必有善果。到那时,你又有何话可说?

原告;大老爷,养育之情,不可推脱,必竟我们也有付出,就凭这些,他也应当回报於我。

知县;小童现今与你家感情深厚,你们如能按刑部法则,在经济上再予补贴,不更加让人赞颂?男家老妇不图回报,所给款额已是不少,再要加码,于理何在?被告!

被告;大老爷,民妇在此。

知县;你如今,偌大年纪,哪来钱财支付小童生活补贴?

被告;禀大老爷,夫君每月养老金七百,贱妇每月六百,儿子分文不交,还需补贴,只好强撑行走,做小本生意及给人家浆洗,与之乞讨无有分别,筋疲力尽才勉强凑够孙儿花销。

知县;真乃慈母也。子之不孝,不愧?如今两家生份如此,全由儿女无能所起,今朝在此我之奈何?

原告和被告同声说;今日之事,全凭大老爷做主裁决。

知县;你们二妇,都属不易,为了子女操劳一生,今日本应小夫妇到堂庭审,却是你二妇状之堂前,呜呼,哀哉。本县状判如下,听宣;鉴於审理,内情已详,小童抚养费用及一切花销应由原小夫妇协商共同承担,其两家老人可根据自已能力适当补贴,救急。待小童成人,功成名就,共享天伦之乐。

原告和被告同声说;谢青天大老爷恩典。

剧终

完稿於二00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作者;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