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于心、于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国之心,人皆存之”存之于心、于髓。

战国屈原。。。。。。

他怀有一股炙热的爱国之心,以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离骚》阐发了自己的理想,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在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复杂激烈的年代,他自始至终期望自己的国家独立富强。屈原虽遭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在“楚才晋用”时代,他完全可以弃楚而去,可是他没有。最后,屈原感到自己理想破灭,在忧愤交加的感情之中,自投泊罗江而死。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以证自己那颗存之于心、于髓的爱国之心。

近代鲁迅。。。。。。。

“我一个也不饶恕”他用自己一把把锐利的匕首刺向敌人的胸脯。他不断奋笔疾书,不断在控诉着这个吃人的社会,不断地想唤起众多沉睡着的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未曾忘记自己的使命。他颤抖着写下《白莽孩儿塔序》;“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的爱,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把因袭的重担背负在自己身上,凭介一股满腔热血不断效力祖国,不断呼吁更多人士来拯救危机重重地中国。用文笔以明自己那颗存之于心、于髓的爱国之心。

现代邓小平。。。。。。

在中国最难熬的文革时期,他作为“死不悔改的走资派”被下放到江西进行“劳动改造”度过了一段寂寞艰难的岁月却从未放弃和绝望,邓小平就这样挑战了人类的生存定律。潮涨潮落,沧海桑田,就像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他不断带领人民搞建设、搞改革,把国家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宗旨,唯此为大,唯此为重,为我们带来了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春天。用行动以证自己那颗于心、于髓的爱国之心。

爱国存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心髓之中;爱国存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心髓之中;爱国存于“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心髓之中。爱国似乎是个很旧的话题,可不管一个时代如何创新,社会如何进步,又或者国家如何衰败,经济如何落后,爱国仍存于心、于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