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写作指导年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年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

年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篇一

2024年05月30日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方钦(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研究员)

1851年5月1日上午9时,英国伦敦,50多万人聚集在海德公园。

在这里,一座由钢铁和玻璃为主要建材,占地19英亩的建筑,用不到6个月时间拔地而起。在这座被称为“水晶宫”的建筑里,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当时叫做“万国工业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国,向世人展出了她自工业革命之后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从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来说,那时的英国有理由骄傲:自1870年之后,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英国的人口增长了3倍;人均收入提高了2倍;农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从50%左右降至20%以下;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些小渔村因为纺织业和冶炼业的发展转眼间成为巨型城市。

简言之,一个在长达一千多年中缓慢发展的农业国,在不到20年间突然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巨头。这样的转变发生得如此突然,出乎意料,而且显然不符合英国人的性格。如果回顾英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工业革命之前(事实上工业革命之后很多情形亦是如此),英国社会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完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一海之隔的法国大陆爆发大革命的时候,大多数拘谨保守的英国绅士并不看好。

以柏克(edmund burke)的观点为例,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一个社会基础,而个人的自由、人类的文明以及一切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好事物,皆有赖于此。

历史证明柏克是对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目标的大革命最终屈服于军事独裁统治,并且以数十万人埋葬于俄罗斯大草原而告终。与此同时,只关心下一餐饭如何解决的英国人,却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整个人类命运的格局,向我们展示一个前所未见的现代社会。然而这也就产生了另一个难解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工业革命也是一场突如其来、动摇英国社会根本秩序的“革命”,它又为何会在英国发生?

不仅当时的人们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回顾这段历时感到难以理解。如何解释工业革命对当代学者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挑战。至今,我们仍然对当时发生的许多故事的细节并不清楚。比方说工业革命准确的出现时间,为什么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地区,它又是如何传播到其他国家的,推动工业革命出现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如何来评价工业革命对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在政治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到了21世纪之后,随着英国自1200年起其工资、价格、人口、地租以及资本收益等数据都具有了非常完善的整理和记录,经济学家得以使用各类数学工具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重新进行细致入微地计量分析。但结果仍不令人满意。

曾经一大批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认为工业革命的核心评价标准是经济增长率的急剧提高,然而数据分析显示在工业革命发生的18世纪,英国的经济效率没有出现持续增长,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曾经我们认为开放的自由贸易为英国政治经济的繁荣带来深远的影响,然而从英法的贸易资料中分析得到的结果,在整个19世纪,英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制越来越强,甚至超过当时以经济管制著称的法国;曾经有学者提出创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然而从当时英国最重要的纺织业中获得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纺织业的创新产生的收益非常有限。

这一系列令人沮丧的研究成果会让不少对启蒙、对工业革命、对“现代性”充满信心的学者产生幻灭的感觉,更弗论当时那些普通的英国民众。

对他们而言,也许英国的强大繁荣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是他们关心的东西。他们在意的是自身生活境况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变得动荡不安。旧有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发生变化,急剧拉大的贫富分化让那些以平均数值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变得毫无意义,甚至连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都开始变得不确定,这一切都会让一个身处工业革命之中的普通人感到生活无法忍受。

图:狄更斯 而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就是那样一位“普通的”伟大作家。他写于《双城记》中的那段如今已成为“万金油式的”的开场白: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部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这不仅是当时那些被夹在工业革命掀起的社会发展巨浪中进退两难的普通民众的内心独白,也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处于急剧转变中的社会里那些普通民众犹疑情感的最佳表达。

图:《双城记》 通常我们给狄更斯贴上的标签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早年生活的艰辛使得他更为关注英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阴暗面。《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董贝父子》、《小杜丽》、《远大前程》……这一幅幅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风情画卷,在狄更斯的笔下它们的主色调通常是灰色的。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困苦和悲惨,甚至使得作家自己所颂扬的人性的美好面都披上了忧郁的色彩。狄更斯不满意他所身处的社会,同当时许多忿恨不满的思想者一样,他把这个社会弊病的缘由归罪到那些支持赞扬社会发展的思潮头上,经济学自然首当其冲。1848年,在一次支持奴隶制的种族主义演讲中,卡莱尔(thomas carlyle)第一次将经济学贴上了“阴郁的科学(dismal science)”的标签。

1854年,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出版,题献给卡莱尔。这部小说是狄更斯对经济学以及功利主义思潮最激烈的批判。小说的主人公,葛擂梗(thomas gradgrind),是“一个专讲实际的人。一个讲究事实、懂得计算的人”。他的口袋里,“经常装着尺子、天平和乘法表,随时准备称一称、量一量人性的任何部分”。葛擂梗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亚当•斯密,一个叫马尔萨斯。狄更斯自序道,“我的讽刺作品所反对的是那些人,在他们眼中除了符号和均值,别无其他——他们代表这个时代最邪恶和最可憎的恶行。”事实是狄更斯这类批判不仅是无力的也是错误的。或许古老的慈善观念、人性光辉的确在高速的经济发展和与之伴随而来的社会思潮面前支离破碎,然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重塑与一个新社会相适宜的道德秩序。

1861年,穆勒(john stuart mill)发表《功利主义》一文,狄更斯如果愿意,就会发现他所痛恨的功利主义不仅仅只是算计而已,在穆勒为代表的思潮中,效用的计算已经加入了“感觉和情感”。狄更斯也许没有意识到,他所强烈批判的这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也是造就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在为食物犯愁的英国人不会有闲暇去阅读他的小说;没有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文化教育的普及,他的作品也不会有那么广泛的读者群;没有经济增长所冲破的旧有社会身份的约束,作为小鞋匠的狄更斯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作家。

只有一个伟大的时代,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作家,尽管作家的某些观点,可能并不伟大。时至今日,英国在狄更斯诞生后又行走了200年,昔日大英帝国的荣耀早已不在,但这个社会也并没有变得那样糟糕。狄更斯有生之年所见的只是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前奏而已。从1780年到1860年,英国人均收入只是翻了一番,从1860年到1990年,却增长了8倍。而同一时期,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英国的成就并不是最突出的。200年之后,这个世界仍然既没有直奔天堂,也没有投入地狱。

经济学,仍然是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显学。而狄更斯的小说,他的名言隽语,仍然在世界各个角落流传。而对于那个已经过去的时代,那场至今仍显得琢磨不透的工业革命,如果她能开口说话,她一定愿意用狄更斯在《双城记》的结尾而非开头所写下的那段话来评价自己: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篇二

巴金小说家简介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1928年,旅居法国的巴金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此后,他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卓越影响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30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先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有《死去的太阳》、《海底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时创作的最高成就。30年代,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集有《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沉落》、《发的故事》等。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宽。它们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倾诉了民众的呼声;有些作品还表现了外国人民的生活。

抗战期间,巴金主要在后方从事文化界的抗日救亡工作。40年代,他的小说创作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创作的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有“抗战三部曲”《火》及《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另外还有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寒夜》是巴金于40年代创作的最有成就的作品,它标志着作者写作技巧的进一步成熟。《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说简介: 小说《家》的写作年代是1931年,写的是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

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一方面,小说描写了高家四代人的生活,并将他们设臵为新旧两大阵营。一边是以高老太爷、冯乐山、高克明、周伯涛以及高克安、高克定为代表的老一辈统治者,他们专横颟顸,虚伪顽固,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化身以及小说中所有不幸的制造者,而以高觉民、高觉慧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则以叛逆者的形象构成与父(祖)辈的尖锐对立:

“他(觉慧)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

这一场景成为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一个颇有意味的象征。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小说中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

观念的价值立场。由这种立场出发,小说猛烈地抨击“巫师捉鬼”和“血光之灾”的封建迷信,对丧礼和婚礼繁琐的风俗也大加嘲讽,斥之为“滑稽”。“从情绪上来说,这部小说是一张控诉状,写出了旧家庭制度的一切罪恶,如爱情的不自由、个性的压抑、礼教的残忍、长者的绝对权威和卫道者的无耻。”见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而配合着这种情绪,小说采用了一种相当感情化和色彩化的语言,书中人物常常以情感夸饰的直白句如“我痛苦……我控诉……”来形容他们的心理状态,表达他们的个人心绪,从而使这种个人宣泄变成一种社会抗议行为。而所有其他复杂的人生情绪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种情感化色彩化的语言形态是在激进的反传统反专制的30年代文化心态下形成的,但同时它又成为这一种文化心态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载体。”

巴金感悟:“《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27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着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故事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高家,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t0ngzh* zh6, ruler),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高老太爷直接管着他们。

觉新是长子长孙,为人厚道,但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老太爷的安排而与李瑞珏结婚。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因此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老太爷又为觉民聘定了冯乐山的侄孙女,但觉民与琴久已相爱,在觉慧的鼓励下,觉民离家躲避。觉新则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爱上了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高老太爷便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冯乐山,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既悲伤,又愤怒,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的四子克安、五子克定,都是酒色之徒,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高老太爷在此打击下一病不起。高家又发生家产之争,以致全家不得安宁。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孩子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孩子,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逆者。最后觉慧离家去上海,投身革命。他的这个决定得到大哥觉民的支持。

主要人物性格及特征:

1.觉新

觉新是以巴金刚刚辞世的大哥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画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因而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个人物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他在梅林里的憧憬,他在洞房外月下的独叹,他在面对梅前来避难时借酒抒怀,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懂风情,有学养,会思考,有灵气的觉新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

这选择恰恰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悲剧的意味更加耐人寻味。

高老太爷作为封建家长,有什么旨意、决定都要觉新向下传达,并责成他去贯彻执行,而觉民、觉慧对高老太爷的旨意和决定有什么不满和反抗的情绪,气首先发泄在觉新身上。另外,高老太爷得到下面的反馈信息后,如果认为贯彻得不利也要训斥觉新。觉新又是联系高家和张家、周家、冯家等大家族的纽带。在觉新看来,他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两大主义使他暂且过上了安静的生活,但他没有看到,他的两个弟弟也没有看到,他所作的牺牲,真正的换来了觉民和觉慧的幸福。

“持中贵和”是觉新一直坚持走的一条道路。觉新是《家》里面唯一“真实的人物”。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人道,善良,忠厚,仁爱,性情温和,处事稳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尊敬长辈,疼爱妻儿,关爱弟妹,同情“下等人”。老一辈把他视为得力助手,“祖业的继承人”,喜欢他;少一辈把他看作可信的依托,敬爱他。而他呢,在两种势力的斗争中,尽量地让双方矛盾不被激化,采取了中立的做法。他虽然也接受了新的教育,然而封建传统思想在他思想中留下的深厚积淀使他无法割舍与旧家庭的情感。于是,觉新式的“两重人格”便油然而生。他最终无法跨越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属的家庭而获得一种健全的、进取的、独立完善的现代人格,他最终只能成为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守墓人。

高觉新形象是巴金的独特创造和发现。这一形象有极其深刻的典型意义。高觉新是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的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觉新性格已经超出了人物本身的意义,成为人类普遍性的悲剧。在他身上表现出新旧社会交替嬗变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揭穿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文化的极端腐朽、残酷和虚伪。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反封建斗争中,妥协、调和、屈从是绝无出路的,从而宣告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彻底破产。

2.觉慧

觉慧,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

“五四”新思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给了他们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觉慧便是被五四新思潮唤醒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他讨厌别人说自己坐轿子,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把他当作有钱人的纨绔子弟。他大胆地跟鸣凤示爱,希望可以选择自己爱的人;他积极参加“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渴望推翻这腐朽的封建制度;他公开支持觉民抗婚,主张青年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黎明周报》),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他敢于怒斥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反对把瑞珏搬到城外分娩。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当然,觉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胆叛逆的一面,也有单纯幼稚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虽然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的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他虽然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的想法。这想法很幼稚,其实高老太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的隔膜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作者对觉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的。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作者通过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

3.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为了

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

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体化、形象化。因此,这一人物开篇便处于不容争辩的被否定的地位。作品写到老太爷为了觉民逃婚而大发雷霆时,有一段议论:“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这段评论显然是把高老太爷作为一个批判的靶子在进行抨击。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家》完成了政治批判的目的。由于作者难以完全抛却与祖父的亲情,因而在某些地方流露出对这个人物复杂的感情色彩,比如年夜饭的微笑,临终前的忏悔,对觉民婚姻的最终成全等,既表现了他面对强大新生力量的幻灭感,没落感,也表现了亲情未泯的一面。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矛盾性和立体性。

4.觉民

觉民,一个积极进步,逐渐上进的新青年,他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比觉新少了思想上的落后,又比觉慧多了遇事、抉择时的沉着和稳重。他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表现了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的一对胜利者。像觉慧一样,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斗士,也跨不过阶级的鸿沟,忘不了主人与奴才的差距,在年初九舞龙人的惨叫,求饶声中,他表现出麻木的神情:“太平淡了,小时候看起来倒有趣味,现在却不然”。在他的心目中,下人们的痛苦,算不了什么。

5.女性形象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瑞珏,觉新的妻子,她善良厚道,温和贤惠,善解人意,待人谦和,柔情似水。作为高家的长孙媳,又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只能在这个家中和觉新一起维护着封建礼教的权威,但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可以看到她对新生活的向往。

梅芬,高家的亲戚,具有林黛玉性格的女子。在对觉新的爱情上失利后,就变得沉沦乏志,没有了反抗精神,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的无情恶果。

鸣凤,高家的一个小丫鬟,在家中地位低下,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有“灰姑娘”心态。她暗恋三少爷觉慧,对觉慧的爱情,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虽然觉慧也爱她,但不合理的制度不允许她们相爱。她幻想能继续给三少爷做奴婢,也是一种幸福。谁知,她根本没有爱的权利,连选择身份的权利也没有。两个老太爷竟决定了她的终身,这对鸣凤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她既然敢大胆地打破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以一个丫头身份去爱一个“少爷”,就足以说明她已具备叛逆性格。她不甘任人摆布,想求助别人摆脱厄运,一切求助,带来的结果是绝望。她本来挣扎着为一种新生活而努力,但却随着希望的破灭而破灭。她不甘受蹂躏、受糟蹋,勇敢地为爱情献身。她求新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她要用死回击这个旧制度的压迫;用死达到自己追求新生活的境地,她挣扎的结果是被挣扎着的旧制度所扼杀。鸣凤的投湖,是一次令人扼腕的悲剧,然而《家》中的悲剧又何止这一出,她只是用生命的全部做了最激烈的诠释。女子刚烈的贞洁犹如那投在湖面的皎洁月光,晃眼而长久。主仆之间的爱慕在那个背景下是决然不被允许的,所以鸣凤只能以这样的方式

去控诉自己的不甘。

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篇三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给贾家的三个处在花样年华的妙龄少女依次取名为迎春、探春和惜春。没错,青春与美丽是世人永恒的追求,正如薛宝钗颈上带的璎珞(项圈)上刻的“芳龄永继”一样。

发现春天——春之色、春之味

我们说诗人是敏感、敏锐,他们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精于观察的眼睛,他们目光犀利地洞察着世间万物,就如同一台高度灵敏的信息接收器,自然界哪怕是有一丁点微小的变化,他们也会最先捕捉、察觉和感知。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是韩愈的《春雪》,尽管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在飘、在飞、在舞,但已不能阻挡春天的萌发,诗人嗅到了春的气息,正如雪莱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韩愈的《早春》,同样的题材,微妙的变化。若隐若现的草色就是春的颜色,新事物总会给人带来兴奋、惊喜和愉悦,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是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人敏锐地捕捉到早春景物的特点,抓拍到了生命最初的萌动状态,一针见血地指出先睹为快之乐。而宋人李元膺正是以此诗为基础和依据,进行发挥和艺术再创作,写下了同题材的词——《洞仙歌》: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感受春天——春之声、春之舞、春之情

春天真的来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去踏青寻春吧。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兴致勃勃的叶绍翁去赏春,却被孤僻、小气的园主拒绝,吃了闭门羹,可是春天是大方、无私的,绝不会让喜欢她的人乘兴而来,败兴而还。你瞧,高出墙头的红杏在向他招手,满园的春色散发出令人陶醉的气息。

“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听到春天的歌唱。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身体力行,用行为艺术诠释什么叫做“走马观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在钱塘江畔貌似听到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苏轼听到“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便应声道:“春天在我苏大学士的眼睛里,看见绿的竹呀,看见红的桃花红,还有那会凫水的小白鸭。嘀哩哩嘀哩嘀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也在春的气息中获得灵感,神来之笔写下千古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在浣花溪畔,曲江池边观赏了春天的舞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么多人去踏青,唯独崔护有这么美妙、令人难以忘怀的艳遇,真是羡煞世间多少文人骚客。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春日》颇具概括和总结意味。

„„

春色满园、春回大地、春满人间、春天,真的来了!

寻找春天——春之影、春之踪

春天是美好的,但同时又是短暂、易逝的。当春离我们愈来愈远之际,只有但诗人不会死心,他们会房前屋后,漫山遍野寻地找春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白居易终于在庐山大林寺找到了春天,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的那份兴奋和喜悦。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黄庭坚寻寻觅觅却无果而终,我们同样可以想象他的当时的失落和无奈。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王驾的《春晴》,真要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这又不是在推理破案,还弄的有根有据的,把自己当神探狄仁杰了,别忘了,你是在寻找春天呢。

挽留春天——春之魂、春之殇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无论我们如何不舍,无论我们如何留恋,春天,还是无可奈何地去了,只有多情多愁又善感的诗人会扼腕叹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鲜花曾点缀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游人的每一步看似随意的践踏,却都毫无偏差地踩到了欧阳修那颗怜香惜玉的心上,好疼,好痛!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辛弃疾就是再大声喊也难唤回花之魂,春之神。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感性悲观的林黛玉使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虚无和幻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积极乐观的龚自珍带给了我们希望和重生。

有始有终,本文是韩愈的诗开篇的,那么就用韩愈的《晚春》落幕吧: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篇四

读过诗歌,便知一个诗人本身即是一个炽热的谜语,本文浅谈诗人与谜语,希望会喜欢。

谜题:

1、蚕头雁尾描红字(唐诗人)

2、不肯低头在草莽(唐诗人)

3、问之不肯道姓名(唐诗人)

4、天子春秋鼎盛(唐诗人)

提示:往下拉可看到答案~

答案:

1、王维

2、陈子昂

3、杜甫

4、王昌龄

诗人的谜语

《苕溪渔隐丛话》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小段落都自成主题,其中不乏幽默之处。诗人猜谜就是其中之一。

《冷斋夜话》云:“荆公在钟山,有一道士来访,因与棋,辄作数语曰:‘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惟其不敢先,是以无所争;惟其无所争,故能入于不死不生。'荆公笑曰:‘此持碁隐语也。'”

《遯斋闲览》云:“或传一诗谜云:‘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乃贾岛、李白、罗隐、潘阆四诗人名也,云是荆公所作。”苕溪渔隐曰:“世传霞头隐语是半山老人作,云:‘生在色一界中,不染色一界尘,一朝解缠缚,见性自分明。'”(徐钞本、明钞本此下有“霞头即染物号头也”八字。)

《夷坚志》云:“元祐间士大夫好事者,取达官姓名为诗谜,如‘长空雪霁见虹霓,行尽天涯遇帝畿,天子手中执玉简,秀才不肯着麻衣',谓韩绛、冯京、王珪、曾布也。又取古人名而传以今事,如‘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潞公身上不曾寒',谓仲长统、司马迁、谢安石、温彦博也。”

这里面是五首谜语诗。

第一个,道士和王安石下棋时出的谜语: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惟其不敢先,是以无所争;惟其无所争,故能入于不死不生。

王安石何等聪明,笑道,这不就是下棋吗?不过,干什么的吆喝什么,这道士在谜面里面渗透了道家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可谓巧妙。

第二个:作者据说是王安石,就是据说啊,别当真。“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这不就是一首艳诗嘛!呼唤绿爸!等等。这里面说的是四位诗人。贾岛(假倒),李白(里白),罗隐,潘阆(翻浪)。

第三个:生在色一界中,不染色一界尘,一朝解缠缚,见性自分明。

这个据说也是王安石的作品。谜底据说是一种染布时裹在布里的材料。联想一下王安石因其新政而招致的不解和攻击,这首诗是不是也寄托了他“人间自有清白在”的情思啊?

第四个:“长空雪霁见虹霓,行尽天涯遇帝畿,天子手中执玉简,秀才不肯着麻衣'。

这是四位古人诗谜。分别是韩绛、冯京(逢京)、王珪(王圭)、曾布。其中,“长空雪霁见虹霓”指韩绛,不太好理解。目前所看到的解释大多为"寒降“,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还要特意说”见虹霓“呢?这是硬是让我琢磨透了,所谓的虹霓就是彩虹,而虹在口语中又读”jiang“,我们老家有句谚语叫”东虹隆隆西虹雨“,就读jiang音。这样的解释,目前应该还是首创,也更真实可信吧。

第五个: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潞公身上不曾寒。这个谜语设计更加巧妙,用当今(宋朝)的人猜古代的人。

人人皆戴子瞻帽。子瞻,指苏轼(字子瞻)。子瞻帽,是苏轼独创的一种长筒高帽,那就是众长筒(仲长统)。

君实新来转一官。君实,指司马光(子君实)。司马光换官了,就是司马迁。

门状送还王介甫。王介甫,指安石(王安石)。送还王介甫,就是谢安石,即东晋的谢安。

潞公身上不曾寒。潞公,指彦博(文彦博,就是树洞取球的那位)。不曾寒,那就是温了,就是温彦博。

另,网上搜这些谜语,发现中国古代文人谜语真是博大精深。下一篇准备来个谜语另一篇,专门说说艳诗里面的谜语。

《丛话》里的一个小主题,三个小段落,引申开来,竟成了如今的篇幅。任重而道远啊。

父亲小说阅读答案 作品父亲的作者是谁篇五

父亲、小说家与诗人,风云际会

8月,我们迎接了甜蜜七夕情人节与温馨父亲节(8月8日是台湾人民公认的父亲节),也度过敬拜神鬼的中元节。太平洋高压威猛,暑热难挡,出版界业也热气腾腾,大书一波接一波,摆成一轮轮目不暇接的流水盛宴。

电影所衍生和带动的书

8月最热的,是一系列的“赛德克?巴莱”书。

九月是赛德莱?巴克月。包括将在“总统府”前广场办首映会在内,电影《赛德克?巴莱》先期宣传奠下厚基,未映先轰动。导演魏德圣赶在“自己还是自己”的宣传期之前完成的拍片手记书《导演?巴莱》出版了。人生真是多煎多熬峰回路转,魏德圣的第一本书是《小导演失业日记》,经过《海角七号》的奇迹,他才有机会以创下台片纪录的七亿资金拍摄原住民抗日史诗《赛德克?巴莱》。对于《导演?巴莱》这本书,同是导演的作家吴念真说,是导演工作日志、教材,也是一本给电影寻梦人的导览之书。

一部电影搭配五本书,这已不属常态。包括电影小说《赛德克?巴莱》、魏导工作日志《导演?巴莱》、幕后花絮报导《梦想?巴莱》、重编出版的《漫画?巴莱》(即1990年出版的邱若龙漫画《雾社事件》)以及十月将出版的《真相?巴莱》,《赛德克?巴莱》总共衍生了五本书。

《赛德克?巴莱》进入宣传期间,台湾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台新金控总经理林克孝坠崖身亡。林克孝去年初出版的唯一一本书,和金融并无关系,而是写他六年来在南澳山区追寻沙韵之路的《找路》。沙韵,泰雅族少女,传说为了替日本老师送行不幸落水,也因此有了一首纪念她的歌。关于沙韵的故事有多种版本,林克孝则近乎痴迷地钻进无路的两千多公尺深山中重构这一段路程。林克孝赴美取得经济学博士,回台后投身金融,但另一个他,高中就开始写诗、爬山,浪漫至生命的最后,生前曾赞助泰雅族寻根电影《不一样的月光》的拍摄,在《赛德克?巴莱》中饰演莫那鲁道泰雅族牧师的林庆台也参与演出。

《找路》与畅销书站成遥远的距离,出版之前甚至因出版社“无法归类”而遭婉拒。这本流浪过几个大出版社的书,如今因林克孝的罹难而成为书市焦点,终于林克孝的故事成了传奇,感谢老天,他留下了这本书。一个金融圈高层和他所追逐并奉献的山野梦想,这个时代,是不会再有这样的故事了。

作家的亲子教养书

一直以来,覆盖面最广的书之一乃是亲子教养书。父亲节前夕,文坛两大作家张大春和杨照同时出版亲子教养新书,张大春《送给孩子的字》是《认得几个字》的续集,介绍了三十六个中国字,并穿插父子、父女之间的犀利对话。杨照散文集《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是一个父亲写给女儿的情书。文学圈皆知,张大春和杨照肝胆相照,两家的孩子也是一起长大的。杨照女儿读音乐班,开过钢琴演奏会;而读张大春与孩子的对话,发现要“对抗”大文学家父亲,做孩子的也确实必须有两把刷子才行。

张大春和杨照二人在诚品信义店为新书举办“特别的父亲,不一样的孩子”对谈,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也到场聆听,成了新闻焦点。

对作家来说,母职或父职经验作为写作资本,或灵感来源,表现形态各异,有的谆谆教诲、苦苦告诫,有的重新检视自我,有的是成长的陪伴纪事,有的探讨教育的艺术,也有坦然书写与子女的尖锐对峙,或者纯粹感情的释放。朱天心《学飞的盟盟》、简?o《红婴仔》、《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小野&李亚《面对:小金刚世代与野草莓世代的深情对话》、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陈浩《女儿父亲》到《送给孩子的字》、《我想遇见你的人生》,都是作家出手的亲子教养书。有人因写亲子教养书而成了作家,作家则是先成为作家,再写亲子教养书。

不过也有特例,侯文咏还没有写亲子教养书,倒是投资电影去了。

小说家的创作高潮

这也是个小说家迎接创作高潮的夏天。

高翊峰交出“十年代表作”《幻舱》。文宣说这是华文版《白噪音》,唐德里罗写出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高翊峰则写出我们对“爱”最绝望的怯懦,是“生命里最安静恐怖的海啸”、“令人坐立难安”。除了某种氛围,某种生命的处境,这么说我们当然还是不知小说到底写了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推荐策略,从北京莫言、广州肖锋、上海路金波、香港黄宝莲、马来西亚黄锦树到台湾骆以军、南方朔…… 25 位两岸三地名家共同背书,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另一层意思则是,“台湾小说”已有自觉汇入“华人小说”的洪流以争取更大市场。

八年前张耀升28岁,以《缝》震惊文坛,此后封笔,消失八年,念书、流浪、拍mv,还担任过重金属乐团吉他手。如今以《彼岸的女人》再现身,一个雕刻师,一个闯进他生命的女人,鬼魅与性爱的交缠,这是他要说的故事。作家面对创作有各种态度、各种姿势。高翊峰在北京担任时尚杂志总编,却“依赖着小说才能活下来”;张耀升最大的梦想是拍电影,他不满意台湾文学读者像一群同人志里的小圈圈,文学评论界则令他感到失望,也“不相信有什么不得不写的冲动”。对文坛来说,张耀升曾经是消失了;对张耀升而言,创作无所不在。

纪蔚然又是另一种类型,他在台大戏剧系教书,他的剧本《黑夜白贼》、《夜夜夜麻》写出整个世代的焦虑与社会的疯狂,他的嘲讽杂文高明到会让读者上瘾。三年前,因为“长期嘲讽愤怒乃至陷入终极虚无”、“自嘲与刻薄到无以收拾的地步”,他决定停下来想想自己,看看路边风景,每天从长兴街出发走很长的路,走着走着,便想何不写这些地方的故事?这就是他在56岁交出的第一本小说,侦探推理的《私家侦探》,主角是“对学院的迂腐僵化感到厌倦,对剧场的自以为是与浮夸肤浅感到绝望,对情感变质的婚姻感到无奈”的大学戏剧系教授吴诚,有一天他递出辞呈,脱离剧场,干私家侦探去的故事。

写小说也许是绝望中年男人的出口。

李昂《附身》写一名西拉雅族女巫,不断迁移后来到鹿城,汉人称她为“?兑獭保?后建立“云从堂”以其灵异能力为人“办事”的故事,隐约承认“某种神秘的力量”,并以此隐喻台湾一再被殖民的命运。而这应该是从演艺界习来的新招,李昂在新书发表会上测字,测得新书大卖,这在小说家这一行,也算艺高人胆大。

因为席慕蓉,社会大众才找到打动他们的读诗,有诗陪伴度过成长岁月。因为席慕蓉,我们才能藉由诗的翅膀飞抵她的蒙古故乡。席慕蓉诗集《七里香》出版至今三十年,从1981到2011三十年来从不曾被遗忘,如今已是“国宝”级诗人的她,推出诗创作三十年代表作《以诗之名》,书封是蒙古沙漠特有的天蓝色,收录2006年以来未曾出版,甚至未曾发表的诗作。新书发布会上,她以蒙文签上“席慕蓉”,并解释“慕蓉”之意为“大江河。

席慕蓉用这本诗集整理自己,整理过去,同时“轻轻地”纪念离开人世的丈夫刘海北,她说这是“一本以诗为名,来将你我时光层层交错在一起的作品。”

八月上市的大书,宣传上铺陈许久的郑丰《神偷天下》不可不提。从《天观双侠》、《灵剑》到《神偷天下》,武侠研究者乃赖认为郑丰做到了三件事,一:使历史上的杂学趣味变得严肃起来,这是深耕自传统武侠的优点;二:更贴近真实的真理求索;三:历史的再创作。总归起来,“华文武侠文坛,真真切切地出现了一位向武侠大家之路迈进的创作者”。

这纯属不易,毕竟金庸之后再无金庸。

再次刮来的西幻之风

西方奇幻,乃是中国之武侠。

hbo(home box office,有线电视网络媒体)改编自乔治?马汀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首部曲《权力游戏》的电视影集将在台湾播映,媒体反复送讯息:因为hbo,在美国,《冰与火之歌》系列第五部《与龙共舞》上市两天便创下三十万册销量,台湾出版商则卷土重来推出由谭光磊翻译兼总策划的全新译本。有些书必须经历漫长的等待才发光发热,《冰与火之歌》如今已是公认的二十年来最伟大的奇幻小说,但十五年前《权力游戏》首次出版时,销量普通,谭光磊认为,这是读者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奇幻“新史诗”的进化状态,这个状态,简单说,就是推翻善恶对立的铁则,并把现实世界的险恶和模糊的道德分界带进幻想世界。

武侠与奇幻把人带离现实,可终究逃避不了现实。

“传说中的启蒙经典,25年后首次登台”,这说的是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温特森在台湾早有不少读者,特别是外文系里的“非主流”学生,譬如如今任教于政大的作家纪大伟。情势改变了吗?“书中呈现的‘不自然的激情’,在当时的英国要咬牙捍卫,在今日的台湾也要好好疼惜”纪大伟说,因为“想要箝制扼杀非主流情爱的势力,具有控制狂的家长,仍在围杀我辈,而且他们是来硬的”。

有些议题历久弥新,无论文学或非文学。多年前时报出版过一本翻译书《塑料》,当时距离塑化剂事件还很遥远。现在出版的这一本《塑料》,可谓天时地利。因为写塑料,出版社还当真用了一层泡泡塑料套粘在书封上,撕下来后黏乎乎的,不撕下来又显得难看。生活亦复如是,我们不喜欢塑料,有时还禁用塑料制品,但除非漂流到无人荒岛,否则无论如何就是离不开塑料,所以这本书有了一个副书名:有毒的爱情故事。

人生如塑料,毒素无所不在。

对作家来说,母职或父职经验作为写作资本,或灵感来源,表现形态各异,有的谆谆教诲、苦苦告诫,有的重新检视自我,有的是成长的陪伴纪事,有的探讨教育的艺术,也有坦然书写与子女的尖锐对峙,或者纯粹感情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