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精选19篇)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精选19篇)】,供你选择借鉴。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
清明节前夕,我们学校组织四五年段学生去科山祭扫烈士墓。
步行了许久,前面的同学突然大声喊着:“快看!是烈士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哇!烈士墓顶端那闪耀的红星映进眼帘。“红星闪闪放光彩……”在我的脑海中响起。
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根柱子高耸入云,上面写着“惠安革命烈士墓”,这七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碑前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两排威武苍翠的松柏上已挂满了小白花,给烈士墓平添了肃穆。我们整齐肃立碑前,祭扫活动开始了:出旗、唱队歌、默哀……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胸前,默默地低下了头,胸前随风飘扬的红领巾,我仿佛看见了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里,一位位烈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一个个英雄在断头台上英勇就义,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我的耳边仿佛响着阵阵枪声,眼前弥漫着战斗的硝烟。那硝烟变成了熊熊山火,染红了半边天,消防官兵们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财产,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罩,背上水枪,走进火场。经过一天一夜的紧急救援,27名消防官兵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影响,突遇山火爆燃,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老师常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确,在这和平年代,牺牲奉献也始终是军人职业的主旋律。从烈焰肆虐的大兴安岭火场,到阻击非典的小汤山医院,从冰雪阻断的生命通道,到山崩地裂的强震中心,总有无数强壮有力的臂膀撑起民族的希望。
风轻轻地吹着,柏树轻轻地晃着,为新时代的楷模奏响生命的赞歌。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2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
这天早晨,妈妈煎了一盘团子,我问妈妈:“为什么,今天要吃团子?”妈妈对我说:“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团子的风俗习惯,还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还有踏青、插柳、放风筝……”“哦,我知道了。”
我想清明正是一个美丽希望的开始。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3
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黄河边植树。
走在母亲河畔,感觉春天来了,东风轻轻的吹拂着大地,小草也钻出了地面,大雁飞回了北方,柳树鼓出新芽。我们手中拿着:树苗、铁锨、水桶等植树工具,在欢声笑语之中一蹦一跳地来到了一片空 地。放眼望去,那个场面真是相当的壮观。只见人山人海的,都干得热火朝天,一会儿,我们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不过望着我们辛勤劳动过的树林,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开心的笑容……
书上说,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盖面积正在逐年的增加,所以,植树是全人类的大事,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
第二天,我发烧了,星期一一天都昏昏沉沉的,我也像一颗娇弱的小树,啥时候才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啊!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4
一座东方繁华古城——丽江!她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一角,她古老的东巴文化更是一块令中外赞叹的神秘瑰宝。为了领略这繁华,这不,全家人在清明假期,出发来到了美丽的云南——丽江。
走在丽江的大街小巷里,无时无刻都不体现着纯朴风土民情,黑瓦白墙显出宁静而娴雅的气息,那房前屋后,一条条涓涓的河畔在向路人倾心,水中的雍贵的锦鲤在”扑通“跳跃,溅起的水花是多么活泼!你若走在这小巷中,路旁不是高大的槐树,也不是华贵的樱树,而是那依依多情的杨柳。虽说是冬,可那绿意也忍不住弥漫了整个小镇。
小镇不仅景美,人也美。颜色鲜艳的服饰让人的眼睛焕然一新。那银饰金镯,无不在显示富贵。街边阵阵传来吆喝声,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观赏一二。香酥可口的鲜花饼,奔放豪迈的蒙古鼓,风情浓郁的本土服饰……丽江的特色让我如数家珍,叹为观止!
夜幕的丽江更美,可谓是”不夜之都“,熙攘嘈杂的人群挤在了丽江古城,五彩缤纷的霓虹绽满了大地,开满了丽江。漫步于这石板小路间,仿佛这每一砖,每一瓦都饱受风霜,才有了今日的辉煌。反复抚摸着这斑驳的古城石墙,顿感之岁月的沧桑,更显露着这古城神秘的气息,以及数千年来丽江这片渔水人家的生息繁衍……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个多么怡人动情的地方啊,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卧在船头,那清秀迷人的面孔让世人赞叹流恋!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5
四月五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
成都的天,温暖而湿润,淅淅沥沥地洒着点点小雨,落在人们的身上,也仿佛落在人们的心头,这不难让人们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记忆仿佛被拉回到若干年以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那一文人骚客的形象似杜郎而又仿佛不是他,站在泥泞路口,文质彬彬地询问杏花村的通口,牧童遥指,声音稚幼,带着甜甜的孩童气息。可今非昔比,牧童早已成长了吧,而那文人骚客也不知了去向。他们的故事只留下了一首诗,让人在这悲的日子里吟诵、欣赏。
汪国真先生曾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尽管天气温暖,春风和煦,但由于这日意义较之平日而言大不相同,人们的心情也就有些郁郁寡欢了。
清明时节,我,去扫墓了。
因为正值清明,前来祭祀的人们很多,但环境却显得寂寥,人们也沉默寡言。我也随着长龙般的队伍,一步一步向上走着,或许是由于台阶过高、人群太多,又或许源于内心情感的作祟,我走得极慢,一步一级台阶,举足抬步也显得坚实而沉重。
大树下,坟头前,有一些人会面对墓碑呆立好一会,半晌才开口对那些亡故的人说出在他生前没来得及听见的话,心平气和,少了从前的纷纷吵吵,看了倒让人想落泪。风吹着树木“沙沙”作响,似安息灵魂悠长而远久的叹息。
我的曾祖父就在这里沉睡着,没有一丝声响,宁静而安详。
他是在05年离开我的,当时的自己年幼且不懂事,当我的母亲告诉我曾祖父去世时,我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呆呆地点点头,也没有看到他最后一眼。如今,长大了,终于对死亡有些一知半解了,其实死亡就是一门学问,深奥而难懂,让人痛苦又捉摸不透。
德国谚语里说,“当你来到时,你在哭,你周围的人在笑;当你离开时,你在笑,你周围的人在哭。”若事实真的如此,那该有多好。人的一生若活得洋洋洒洒,精精彩彩,也不枉走一遭,只是人被七情六欲所束缚,离开分别时,往往是内心的痛苦放不下,放不下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曾祖父一生与人为善。年轻时投笔从戎,奋斗于抗日的第一战场,年老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信徒,在家乡的教堂里主持牧师工作。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精通英语的曾祖父便和蔼地教我学习英文,手把手地带着我写着一个又一个英文字母,当我略显生涩地念着音标时,他会极耐心地纠正我的发音,把自己的嘴巴张大,让我看清舌头的运动。一老一少团坐在桌边学习的背影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只是我人生中最早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英文,却不能教会我世事无常,而他,如今也和我阴阳相隔。
我在曾祖父的碑前行跪拜礼,颤抖着手为他上着香。我似乎就能感觉他的气息还是那般温暖的围绕在我的周围,他也在远远的地方注视着我,注视着我的一言一行。
或许我们因为羞涩和懒惰而留下的无法弥补的遗憾太多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报而亲不待。”这是我从曾祖父身上悟出的道理。经过三年五载,当我真正懂事后想要回报他时,枉然发现他已不在了。望着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我在思索自己究竟可以如何作为?心中有的是不知所措;有的是怅然若失。
天空仍然下着雨,渐渐大了起来,熄灭那坟头燃尽后化成一撮灰的香屑,濡湿了碑上厚厚的灰尘。
回程的途中,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扫墓的人们,看见他们在坟前表达内心真正的情感时,脑中仍然是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在这春天里,唯一一个把人心揉得粉碎的日子。
有那么一小粒晶莹透亮的液体挂在眼角,像雨水,也像眼泪。到底是什么,连我自己也分不清了。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诗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到墓前,按照俗例,我们摆上鲜花和各色祭品,我们进行了特定的拜祭仪式,对先人表示了哀思缅怀之情。扫墓后,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忘本、不忘根,饮水要思源”的道理。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想起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
经过几十分钟的汽车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莒溪太太的坟前。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亲人拜祭,以此寄托对死去亲人的一份思念。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太太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不愧是我们中华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8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首诗的伴随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清明节。
这个清明节与众不同,在南京的三爷爷带着三奶奶一起回来了,这次扫墓,又添了几分热闹。可是,妈妈带我去学习了,错过了扫墓活动。下午,为了弥补早上的损失,我就和外公外婆们一起,去扫曾祖父的墓。
刚到墓前,一堆杂草让我们大吃一惊,听外公说,去年已经把这儿给弄得干干净净了,可是今年又长了那么多杂草。我们开始行动了,大家拿起镰刀先锄草,我也不停地向妈妈要活干。锄草完毕了,妈妈和外婆把吃的东西摆在墓前,之后就点燃了杂草,大家都想往里面扔冥币,我也抓了一捆,往里面扔,三姨和妈妈在烧冥币的时候还说着什么。火势越来越猛,由于我从小怕火,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三姨后面,过了许久才扔一点钱。最后,为了查看冥币有没有烧“干净”,我拿着木棍在烧焦的碎片里翻来翻去,却翻出几张未烧“干净”的美元……扫墓完了,我们就下山了,而外公外婆却还在缅怀亲人。
因为清明节,晚上,爷爷的六个兄弟姐妹都来了,大家一起用餐,晚上的菜更是丰盛至极。
吃完饭,我就坐在床上看电视。不知不觉的,我睡着了,但这快乐时光在我的梦中再次回放了一遍。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9
清明节到了,妈妈放假三天,说要带我去踏青--看油菜花,我欢呼着蹦起来,:“太好了,太好了”。由于疫情不让出门,我在家憋了好久了,这一刻,我如同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快乐。我们开车飞驰在孙牛路上,干净的道路,路两边长出嫩叶的柳树,还有远处一片一片的粉色桃花海洋,一切景物都让我觉着好亲切。我打开车窗,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我的脸颊,天空都是那么蓝,我眯着眼睛使劲吸了一口空气,“哇”感觉空气都是那么清新芳香……
油菜花海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远远望去,黄澄澄 、金灿灿的一片。妈妈停下车,我迫不及待的要融入花的海洋中。走近一看,它们一簇一簇的昂着头傲立在田间,花瓣大部分都张开着,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展翅飞翔,不时引来蜜蜂王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旁边是一大块麦田。金色的海洋与碧绿的麦田还有远处巍峨的青山,与天空暖暖的太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和妈妈被这美丽的景色,还有油菜花特有的香气给迷住了,我们拍了好多照片,要留住这美好的一刻。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0
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今天?是那革命英雄,是那人们的战士!今天,我们学校就开展了扫墓活动,以此来纪念革命烈士!
一早,学校3——5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了大名烈士陵园,校长给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各发一面少先先锋对对旗,我是大队长,走在前面,挥舞着手上的锦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们穿过大街小巷,有很多“小公主”、“小皇上”都喊累,我说:“怎么才走这么一点路就喊累,想当年,红军十万里长征喊过累吗?”大家立刻鸦雀无声,挺起胸脯,接着走向小路。哈!终于到了!
走进陵园,只见陵园的正口有一个纪念碑,上面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背面是“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碑前有垂柳、冬梅、园内有青松翠柏、万年青和鲜花。布置得有条有序,庄严肃穆。
站在纪念碑前,首先献词,再来宣誓。整个场面严肃认真,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自由参观陵园,我先到祠堂观看烈士灵牌和遗像,这让我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又加深了一步!
接下来,我又到了郭隆真纪念馆郭隆真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金滩镇的一个回族家庭中。郭隆真的父亲,思想开明,为人认真。郭隆真从小受其影响,读书识字,立志和男儿一样,救国救民,十五岁的郭隆真在父亲的支持下办起了“第一女子学堂”。贴出“中华民国告成,全国教育实行,男女一律平等,女子上学光荣”的告示。“在工作上最积极,在政治上又明确的是大姐。”——刘少奇。“一位坚决勇敢不顾一切,专诚不懈的奋斗者”——邓颖超。上面两位名人说的就是郭隆真。看到这,我哽咽了一下,我真佩服她呀!我真为她感到骄傲!这时,从门口传来集合的声音,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陵园!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走在田野上,凉爽的微风迎面吹来,把队旗吹得格外鲜艳,我看了看肩上的队牌,又望了望脖子上的红领巾,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不禁唱起中国先锋队对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1
清明节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让人想到了清明节的细雨绵绵。今天就是清明节了,虽然今天没有下雨,但是天阴着脸。妈妈和我去东台山的烈士陵园,怀念逝去的英雄。
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成千上万湘乡仁人志士,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或冲锋陷阵,为国捐躯,乃救民族之亡,争国之独立,谋万众之福祉。那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英雄们的革命精神,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与山河同寿。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奋发图强,人民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纪念碑前摆放着一束束菊花,广场上整齐排列的一篮篮鲜花。
人民英雄,人们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2
清明,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当日我们要去各个地方的烈士陵园给为了我们和平而逝去的英雄祭祀,当然也要给我们逝去的亲人祭祀。不过我们全家要去“母亲河”那里踏青,因为这个节日正是:万物复苏、空气清新的好时候!
在去踏青的路上我也不免看到一些给逝去的亲人祭祀的人,再看着翠绿色的柳条随风飘动着,嫩黄的油菜花也在风中跳着婀娜的舞姿,不禁让我想起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首诗句……
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终于抵达了“母亲河”,在旁边的饭店里大饱一顿后(在大船上)便上岸到了黄河边,我心中也有一点兴奋,因为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母亲”,是它养育了我们中国人!
不过我们也不是空手而来的,我还发明了一种游戏,它可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它很好玩儿。我们先在靠黄河边上一点的岸上慢慢地用小碎步在上面踏,然后它会越来越软,有时还会冒出水泡,当时我害怕极了,紧张极了,总感觉自己要掉下去,因为地软软的总感觉要落出来一个大洞,要把我陷进去。原理是这样的:黄河水已经将岸上的土地浸透啦,别看它外表坚固其实很危险,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有人在上面玩,结果就有人掉进水里淹死啦,所以胆小者勿玩哟!
在这次踏青中我吃到了好东西、玩到了好东西、看到了好东西,简直太棒了!你们不信的话也来玩玩!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3
伴随着时间老人的脚步,终于来到了清明节。今天,我准备去叔叔家,看看出生不久的小妹妹。
来到汽车站,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了。过了很久,我们一家人才挤到了售票处。可是已经无票可求了,只剩下了一张儿童票。“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着急的说。:“没事,你先坐车去叔叔家吧,不是还剩一张儿童票吗?”爸爸说。妈妈说:“嗯,是啊,我打电话给你叔叔,叫他在汽车站接你,等明天有了票,我们再去。”
坐在这么豪华的大巴车上,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盼着快一点到叔叔家。大巴车的司机叔叔终于发动了车,开始行驶了。不知不觉,大巴车已驶入青银高速。忽然,我发现前方一片树林起火了,还不时发出树枝被烧断的“吱吱”声。我猜想:肯定是人们上坟时,不小心把树木点着了。
我心想:清明节上坟时,为什么非得烧纸呢?不能买一束鲜花献给去世的长辈和祖先吗?我们可以用鲜花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对长辈的思念之情啊!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节,是个扫墓的好日子,我跟随着哥哥、大爸爸、大妈妈和奶奶一起到爷爷的坟墓去扫墓。
出发了,一路上,柳树姑娘正在河里洗头发,小河清澈见底,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路旁的小花五彩缤纷,我们也有说有笑。不知不觉的,我们来到了扫墓的地方,这里人山人海,都是来扫墓的。我们为爷爷买了一束漂亮的菊花就上山去了。来到山上,因为人太多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爷爷的坟墓。奶奶赶紧把菜、蜡烛和纸钱放好,把纸钱用火点燃之后,弟弟却不见了,原来他跑到远处去玩了。开始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爷爷,虽然我从未见过你,但是我还是要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好爸爸,并且请爷爷保佑弟弟聪明机灵,让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学习进步,天天向上。”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以后也会像爷爷一应慢慢变老,最后死亡,时间是一去不回的,要珍惜时间,我们现在在应该好好学习,把时间用在思考、学习、运动、阅读和奉献,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了。今天扫墓的时间虽然十分短暂,但我还是难以忘怀。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5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带我去姥爷家。姥爷的家在农村。我们骑着电动车。一路上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和煦的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风一吹好像在对我们点头招手。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飘舞。地里的小草也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了。
我们到了姥爷家,附近邻居家的菜园里,种着绿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园里还长着两棵大桃树,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采蜜。田埂上开着一朵一朵的小黄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问好,多美的田园风光啊!
我最喜欢去姥爷家村头的小河边玩。吃完午饭,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块儿去河边玩,河边的树木都换上了新装,看那高大的杨树嫩绿的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绿光。榆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榆钱,令人垂涎欲滴。河边的柳树抽出了新枝,绿色的枝条随风摆动,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姑娘在水边梳洗它的长发。小河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欢快的游来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群会游泳的“逗号”。河中的芦苇也呈现出了嫩绿色。几只鸭子在河面上游玩儿,还不时的潜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鱼吃。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学过的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欢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6
4月5日是清明节,虽然现在还没有到那 天,但我的思绪已飘到了前一次的清明节,前 一次的祭扫烈士墓。
不知听谁说起,峙山公园的山上有一块 革命纪念碑。在四月五日,我爬到顶峰,上面有 一块空地,我看到了不少人前来,他们手上捧的不是菊花就是百合,放到那块大大的石碑前。那块石碑被四季常青的植被簇拥着,在旁边的是几棵柏松,那块石碑上刻着字,正面用红墨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是记载着各个烈士名字和光荣事迹。
密密麻麻布满石碑的表面。走过石碑,就是一个白色的高约5、6米的棒,最上面还有一个一棵闪耀红光的红星,在白漆下,格外显目,我望着这些事物,我不禁想起那些用热血换来祖国的革命烈士:用胸膛挡住机口的战士黄继光;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舍身就难的欧阳海:1963年11月19日,在横山脚下,北上武汉的282列车,载着500多名旅客,飞驰向前,司机精神一振,不远处,一对解放军骡马炮兵,正迎面走来。
列车鸣笛报警,突然,一匹高大驮炮战马惊狂地窜上路心。 在这即将车毁人亡的时刻,队伍中猛然冲出一 位战士,奋力推开战马列车安然离去,旅客安全无损,可是这位战士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那人就是——欧阳海。
欧阳海的光荣事迹让我敬佩,让我肃然 起敬,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牺牲小我,造福大家!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7
昨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都去给上坟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 在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农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我们首先上的是我爷爷的爷爷和我奶奶的奶奶的坟,其次是爸爸的爷爷和奶奶,最后才是我的爷爷奶奶。我们先在坟前画一个圆圈,再在圈中将买好的纸衣服。假钱都烧掉,在烧的过程中,还要把预先买好的米饼放在坟上,让先人品尝。
离开时,小雨纷飞,正应了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8
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烈士陵园座落在望奎城的东北角,占地十多公顷,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去处。
走进烈士陵园,那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土山上的小凉亭隐约可见,一潭清澈见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时有小鱼游出水面嬉戏……
烈士墓掩映在树从深处,我们在老师带领下打扫了烈士墓,朗读了碑文,敬献了花篮……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学们,此刻也都很庄重。去年清明节看到的那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又静静地伫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们围拢上去,叽叽喳喳地和老爷爷攀谈起来。原来老爷爷是冯耕夫等烈士的战友,是当年河口事件的亲历者。他经常到陵园看看战友,和他们聊聊天,告诉他们国家的大事,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老爷爷回忆起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伴随他的思绪,我们也仿佛来到了六十年前的卫星河口,冯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与土匪们激战,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湿润了,我们也浸满了泪水。烈士墓更加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在同学们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园中还有很多游人,有老人、小孩、学生,他们或看书,或散步,或聊天,和谐安逸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想,现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吗?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吗?
走出陵园,我耳边回荡起老爷爷在烈士墓前朗讼的那首诗,“呼兰水中英雄血,妙香山头壮士魂。投身革命他乡死,不求马革裹尸还。”
描写清明节的习俗日记篇19
我的家乡在雄村,每年清明节,爸爸都要带我去老家扫墓,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该要上山了”,爸爸叫道,我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岖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见山路两过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杜鹃花。它们一朵连着一朵,竞相开放着,它们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几朵,仔细一看,像一个小喇叭,在枝头上拥抱着,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鹃花,想献给我亲爱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爸爸把坟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从篮子里拿出了几个盘子,盘子里有长寿面、鸡蛋、红烧肉……,小盘子里还有糕点,还有几只杯子装了一些酒。我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过去,爸爸连忙阻拦说:“这是给太奶奶的贡品,不能吃。”我赶紧把手缩了回去,心里嘀咕着:“为什么不能吃?”爷爷笑着说:“就你嘴馋,来,帮爷爷把纸钱挂上去。”我爬到坟墓的顶上,找了一根又长又粗的竹子插在坟头的中央,把纸钱绕在竹子上。纸钱在微风中随风飘荡,接着我们点了香,磕了头,烧了纸钱,最后爸爸拿出鞭炮开始燃放,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一个令人留意、令人悲叹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