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此诗是唐诗中的名篇,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清末学者王闿运称其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对它的赏析向来不乏精彩之作。只是有感于前人有模糊不通之处,故作本篇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先说此诗的结构。
这首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转韵。后人据此将每四句分为一小节,共分九节。认为此九节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且每一节都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场景。更有甚者认为此诗由九首绝句连缀而成。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我们读此诗,首先应明确,诗的分节应根据内容而定。此诗每四句一转韵固然没错,但不能就此认为每四句便为一节,并据此分为九节。因为诗人并没有作任何划分,每四句一转韵只是诗人保持整首诗浑然一体的方式,具体分节还应依据内容而定。简言之,将相关内容分割开来或将不相干内容拼凑在一起,仅仅因为韵脚的同或不同——这不是机械主义的分析方法吗?
事实上,这首诗就内容上而言,应平均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在上半部分里,头十句为第一节,后八句为第二节;在下半部分里,头八句为第一节,后十句为第二节。而每一节,又各分为两层。
诗的上半部分描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感叹了岁月易逝,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哀愁。那么,这种哀愁是单纯的为自己吗?显然不是。诗人在下半部分假想了思妇与舟子这一对夫妻的离情,指出天下多少有情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天各一方,从而使诗人的愁怨落在了实处,得到了深化。
诗题为《春江花月夜》,诗的内容虽然紧扣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眼,但主要还是围绕着月来写。在本诗中,月的意象经过了几次演变。从一开始的平易,到高寒,到孤绝,再到冷酷与险恶,月的嬗变象征了一个统治者从进取到堕落、一个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变迁。所以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看,本诗亦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封建王朝本质的清醒认识,对于底层百姓苦难的无比同情,以及对于有识之士壮志难酬的怅恨不平。而纵观全唐及后世诗歌,像这样一篇审视和剖析社会发展进程的作品也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李白、杜甫亦不能为也。
诗人在写此诗的过程中,采用了顶真的写作手法。通过视角与思绪的变换,将语意持续推进,创造了一个花草掩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意象世界,反映了诗人的思索与拷问、理想与哀愁。
空说无凭,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对本诗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
上半部分
第一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第1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此四句是第一节中的第一层。写的是远景。由”春江潮水”联系到”海”,由”潮生”联系到”明月生”,由”滟滟随波千万里”联系到”何处春江无月明”。而由”何处无月明”又导出了下一层,并围绕着”明”字展开。这是一个空间延递的过程,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想象。
在本诗中,此四句格局最大,情绪最热烈,明月予人的印象也最为美好。明月普照大地,象征着恩泽施于天下。而春潮、大海,又使明月的”明”不独堂堂皇皇,更兼具了勃勃朝气之美、活泼生动之美以及能够深入世界任何角落的平易近人之美。这就像一个王朝的崛起,最初总是民心所向且朴实无华的。所以不同于后面逐渐变质的明月,这里的明月是亲切的、热情的——它不会让人感觉高寒,更不会让人感觉孤独。
“高寒”是因为统治者高高在上,这是森严等级后逐步脱离群众的反映。然而,正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描述的那样,此时的明月尚是清正的,尚能因距离产生美。
“孤独”是因为统治者称孤道寡,这是与百姓离心离德、彻底决裂后的反映。然而,正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揭示的那样,亿万年来,这才是明月的常态,是统治者的俗常面目。
可惜长期的疏离与冷漠过后,必然是尖锐的矛盾对立。对于百姓的苦难,统治者又何止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呢?在诗的下半部分,明月分明表现出了如恶魔般的嗜血与残忍。”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说的是统治者对于百姓苦难的欣赏与享受。”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说的是对于百姓的苦难统治者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有意制造者。”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说的则是统治者垂死挣扎时表现出的拉百姓陪葬的恶毒与疯狂。
本诗中关于月的隐喻与象征先概述于此,后文解释的时候将专注于其本义,不再赘述,请读者先行划一重点。
【第2句】: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六句是第一节中的第二层。写的是近景。头四句是俯视,后两句是仰视。是对上一层结尾”何处无月明”的进一步说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江水如一条闪闪发光的玉带在花草丛生的原野上曲折前行,可知”月明”也。
“月照花林皆似霰”,长满鲜花的树丛中雾珠如密密的冰晶在闪烁,可知”月明”也。
“空里流霜不觉飞”,冰晶何来?应是空中有飞霜吧?可是为什么看不见?”月明”故也。然而时值春季,哪里会真的有霜?所以,本句实质是说月色如霜、天气微冷给诗人造成的错觉。
“汀上白沙看不见”,沙滩上的白沙也都看不见,当然也是”月明”的缘故。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天纯然一色,蓝色的大背景下,更显”月明”也。
从”江流宛转绕芳甸”到”月照花林皆似霰”,好似镜头一下拉近,使我们观察到更多细节。而从”月照花林皆似霰”又使我们联想到”空里流霜不觉飞”。飞霜落于地面,自然会使”汀上白沙看不见”。蔚蓝色的”江”与”天”在这白色的世界中更显纯净,反过来又愈发衬托出了明月之”皎皎”。
而由”皎皎孤月轮”又导出了下一节,并围绕着”孤”字展开。
【第3句】: 小结:”明月”,是诗人心目中的圣人、明君。而以明月喻明君,显然并非诗人首创,唐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早就这么做了。
本节中需要注意的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句。我认为正是这两句描绘勾勒出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尽管这是两种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理想世界。
在第二层中,”孤月”大放光明却”空里流霜不觉飞”,转瞬间便使”江天一色无纤尘”,从而缔造了一个带有凛凛寒意的干净清爽、秩序井然的世界。显然,一个统治者只要足够英明,即使乾纲独断也算符合诗人的期望。
第二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不同于第一节中的空间描写,本节是从时间的延展上来写的。诗人将视角从人类之初直推到无穷后世,抒发了人生短暂和江月永恒的感慨,反映了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第1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此四句是第二节中的第一层。是围绕着上一句中的”孤”字来写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人类最初的那个人存在的时候有这轮明月吗?若是没有,则漫漫长夜他是如何度过的呢?
“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刚开始存在的时候会有人吗?若是没有,那漫漫长夜它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当这个世界有人又有月,那想必彼此都不会再感觉孤独了吧?可是不然。转身回望,曾经的人生代代于江月而言,原来都不过是过客而已。所以人与月终究还是因互不相得而各自孤独。这就恰似百姓与统治者的形同陌路、势同水火,才是漫长历史进程中的真相与常态。而上一节中描述的盛世、治世,终究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短暂一瞬罢了。
由此,以”江月只相似”又导出了下一层。
【第2句】: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此四句是第二节中的第二层。写的是岁月无情,抒发了诗人襟抱未开的哀愁。
那么多人来了又去,而江月却不曾有一丝改变,是不是在固执地等待着什么人呢?而这个人为什么不是自己呢?岁月易逝,仿佛长江输送的流水;韶华易老,恰似天上漂泊的白云。诗人站在青枫浦上,强烈的孤独感与挫败感吞噬着他的内心,使他禁不住悲从中来。
能人志士就这样遗憾终老,注定了一个朝代的悲惨结局。诗人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个人、家国、天下苍生的命运就这样纠葛在一起,叫他怎能放下并轻松回避呢?
【第3句】: 小结:江月待人,犹言不知”明君”取士纳贤的标准为何且欲待何人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多少才子智士一代代的抱负不得施展,而帝王千秋万世屈才遗才的状况却从无改变。”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乃诗人伤人亦自伤也。人生短暂而终不得见重于君王,多少人就这样如流水而去,怎能不令青枫浦上同样不得志的”我”惆怅万千呢?
本节以”青枫浦上愁”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一段,并围绕着”愁”字展开。然所”愁”仅仅为己吗?实亦代天下人”愁”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了诗人胸怀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和拯民救国的崇高理想。
而从更深一层的角度去理解,除去崛起之时的短暂英明与行将灭亡时的最后疯狂外,大多数时间里统治者就是这样孤家寡人般地无知无觉地存在着。而长期与民众脱离、拒绝贤臣辅佐的高高在上与自以为是,势必造成他们如神祇般俯视苍生,以百姓为蝼蚁并随意践踏及牺牲的病态心理及残酷行径。洞见这一切的诗人岂不悚然而惊,为这势将轰然而至的悲剧哀叹不已呢?
下半部分
第一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一节是由前面的”青枫浦上愁”引出来的。由于愁绪入怀,诗人很自然地将目光望向了江面上的渔火舟船,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游子、思妇。以游子、思妇的遭遇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乃举重若轻、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第1句】: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此四句是第一节中的第一层。写的是诗人的思绪。
看到扁舟子,便想到绣楼。又由无处不在的月光,联想到它会照射在离人的妆镜上。妆镜明晃晃一片,映得屋内亮如白昼,想念亲人的女子还怎么能睡得着觉呢?所以,这四句是为后面内容作铺垫的。而由”应照妆镜台”引出了下一层,并围绕着”照”字来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发生了变化。此时的它,仿佛是在故意以这种捉弄的方式来挑起离人的痛苦。
本层疑从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句化来。
【第2句】: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此四句是第一节中的第二层。描写的是思妇之情。
深受失眠折磨的思妇终于忍无可忍,无比恼恨的想将帘子上的月光卷起来,想将捣衣砧上的月光拂拭掉,却无可奈何的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于是索性坐在梳妆台前,手托香腮,静静地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他的面目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可惜却不能互诉衷肠。于是她许下了以身逐月流照情人的誓言。
如果我们结合前面”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句来看,女人的愿望似乎能够实现,可现实又如何呢?
注意”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句。”玉户帘”与”捣衣砧”有隐秘地性意识在,反映了独守春闺的少妇的寂寞之情。
而由”愿逐流照君”引出了下一节,并围绕着”逐”字展开。
【第3句】: 小结:以离人写愁,是古人诗中常见的题材。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典型例举的方式,来反映民生疾苦,从而引出了篇尾的”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猛烈抨击了社会的黑暗。
在这一节里,诗人通过描写”明月”的促狭肇祸之”明”,与上半部分第一节中的盛大堂皇之”明”相呼应、相对比,使其具有了强烈的批判性。指出万众瞩目、被寄予厚望和期许(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明君已经堕落成为了以民间疾苦为乐的昏君、暴君。
第二节: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十句乃下半部分中的第二节,是由”愿逐流照君”导出的。
【第1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此四句是第二节中的第一层,描写的是舟子之情。
前面写道:”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既如此,则化身月华的思妇定能照见爱人的归途吧?却并非如此。原来,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雁阵一字长飞,鱼群不停地潜跃,说明世间类似的别离太多了。痴男怨女们往来的信件使得满天长飞的鸿雁把无所不至的月光都遮住了,不停潜跃的鱼龙把平静无波的江海都搅混了,又哪里去寻那一叶扁舟并为他照亮归途呢?故本句既呼应了上句,又暗示了在外漂泊的舟子所面临的险境。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其中,”昨夜”指的是刚刚过去的时间当是无疑。”闲潭”又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下面还有”江潭”一词。那么我想,此处”闲潭”应是指”风平浪静的深水面”。”梦”,是长时间与风浪搏击后难得的小憩时做的梦。”落花”一词则隐藏着舟子对独守春闺的妻子的疑虑。类似的情感可见于韩翃的《章台柳》: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可怜春半不还家”则是梦醒后舟子的自怜自伤。
而由”春半不还家”又引出了下一层。是围绕”不还家”写的。
【第2句】: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六句是第二节中的第二层。与下半部分第一节中的第一层相呼应,同样写的是诗人的思绪。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四句是说诗人极目远眺,只见江水滚滚,落月西斜,江面上暗雾蒸腾,小舟与江边实质相距并不远,却因为月亮的隐藏和雾气的阻隔而仿佛遥不可及。相爱相聚的春天正飞速流逝,舟子回家的希望却依然渺茫。表达了诗人对于舟子的深切同情与担忧。注意”落月复西斜”中的”复”字,犹如诗人在惋惜并焦急时间又过去了一天。
“碣石”,指岸边耸立的柱状石,可登临以望远也。明·王錂《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碣石相望。”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另外,”碣石”还有墓碑之意。
“潇湘”, 借代指此眼前的江水。
潇,指湘江上游最大支流潇水,潇水因其水流清绿幽深蘸得名。湘,指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山海经·中次十二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风,交潇湘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张乐池, 潇湘帝子游。”李善·注引王逸曰:”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 。”
湘水流域自古为荒僻之地,又是娥皇、女英哭舜而投水自尽的地方,所以潇湘也有相思、伤心之地,又有情已成空,无可奈何的意思,正合诗人寄情.也有解释成潇水和湘水的 。唐·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王琦·注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元·耶律楚材《用薛正之韵》:”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潇湘属湛然 。”明·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潇湘云正深。”
在这里,”碣石”犹如思妇登高望夫之处,”潇湘”犹如舟子相思、伤心之地。礁石与江水虽近在咫尺,却因为斜月藏于海雾之中而茫茫一片互不得见,就好似隔着千山万水,是谓”碣石潇湘无限路”。
这里斜月的举动可堪琢磨。”沉沉”,形容寂静无声,形容深沉。一个”藏”字则进一步说明了其隐于雾中之举实乃主动而为,凸显了其不欲情人团圆、不许人间幸福的阴沉与歹毒。
世有成人之美,更何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呢?而将沉之月不去驱散海雾为离人照亮迷途,就恰似日暮帝国只合制造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也。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此句中,诗人将对舟子的同情推广到天下人。他站在江边,看着月亮从升起直到现在的落下,叹息道: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趁着这月色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反正我只看到江边的垂柳摇落了一江离情。
这里的”落月摇情满江树”有点儿费解。事实上,另有版本此处作”落花摇情满江树”——更加的匪夷所思。那何谓”落月摇情满江树”呢?这里的”江树”不妨理解为”江柳”。古人往往折柳以别。柳树往往象征着离愁别绪。江树之下,或是舟子与思妇依依惜别之所。站满江边的垂柳,犹如翘首以盼的思妇们,说明尚未能回家的舟子实在太多太多,从而对上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作出了回答。所以,当诗人站在岸边,看着寒月西坠,月光的余晖像银色的缎带随着江水一波波涌来,而拥挤的江柳的倒影在这晃动的水光之中似摇曳,似抽泣。诗人不免联想到:满江的树是谁摇动的?是那轮掉落时溅起层层水波的月亮呀!它(落月)为了得到什么?只能是满江痛别的离情吧?如果把”落月”看成一个苟延残喘的王朝、一个穷途末路的统治者,那它所要收割的、带走的、希望为它殉葬的便是劳苦大众的痛苦与哀嚎。至此,诗人对于落月的厌恶与憎恨达到了顶点,指出一个王朝在走向覆灭时必定会不顾一切地掀起腥风血雨。
【第3句】: 小结:本节中的”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都说明舟子、思妇的遭遇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反映了当时极度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与上半部分第二节中的”孤”字相呼应与相印证(舟子孤、思妇孤),指出穷凶极恶的统治者是这一切悲剧的总根源,从而使诗人的情绪由略带惋惜的”愁”过渡到无比激愤的状态。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浩浩荡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像是为潮水涌起。
月光如银蛇般跳荡随着波浪千里万里;在在处处,哪里能无此光风霁月?
草色掩映的原野上,曲曲折折的江水如发光的玉带;开满鲜花的树林中,一粒粒晶莹剔透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飞霜才无从觉察吗?如银泻地,所以沙滩上的白沙才看不分明吗?
这时候,瓦蓝的天空与江水真是纯净极了!在浩瀚的夜空中孤月高悬,似莲花绽放光明。
这世上最初有人的时候是谁首先看见了月亮?这一轮明月又是在何时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的恰似无穷无尽的匆匆过客;月色一年年的好比江山不改的万物逆旅。
也不知这江月在执拗地等着什么人啊?只看见一江春水叹息着默默向东流走。
天空中白云悠悠像皓首的隐士归于寂静,青枫浦上的我禁不住老泪纵横愁肠百转。
江上渔火点点,是谁家的游子还在漂泊?远处更鼓声声,又是谁在寂寞小楼上正相思?
月亮像顽皮的孩童笑闹着在绣楼旁流连招摇,离人的妆镜上月光如水把闺房映得雪亮。
它在洁净素雅的帘栊上琤琤瑽瑽地响个不停,又在粗壮有力的捣衣砧上似振翅的鸟儿倏忽来去。
不眠的女人叹息着怅望着怀想亲爱的人儿;双掌合什祷告着祈愿着化身月华去追寻。
只是她晓得吗?鸿雁一字长飞早已遮天蔽日,鱼群穿梭踊跃在江中掀起着巨浪。
而那游子会在片刻的平静时梦见花儿零落成泥,小船上辗转反侧恨不能早日回家。
就这样眼看着暮春蔼蔼,将要随江水流尽;就这样眼看着明月西斜,转眼要沉入天边。
站在岸边我看见海雾涌起,渐渐把斜月隐藏;痛惜那天边的渔火还离这归岸无限遥远。
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趁着这月色还家?只看见落月把岸树离情摇荡着洒落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