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晚上,我们对口升学部执行承办的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举行了复赛。
复赛上,评委老师们点评独到有见解,选手中也不乏诵读技艺精湛的,但是纵观整场赛事不难发现,真正在聆听选手诵读的观众屈指可数。
活动为什么没有理想中的吸引人?我们必须从初赛时那种初见成功的幻觉中走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在的局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我们受邀参加旅游商务系承办的校园十佳歌手担任评委时,我们不是单纯的以一个评委出席活动,更像一个学徒,我们环视着周围的一切。这是他们十佳歌手的初赛,坦言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活动走了出来,气氛出来了。每每一个选手走上舞台,总会有观众在台下小声议论着什么、当选手开口歌唱总能获得此起彼伏的掌声,尽管当中某些掌声和笑声也不是那么的纯粹,但是活动该有的气氛着实是出了效果。特别是当现学生会联合基金会会长自己走上舞台放声歌唱时,我们彻底被折服了,并不是说他唱得有多好,只是那种气氛真的让同样在开展活动我们甚是羡慕。
在参加了十佳歌手后,我们不禁感慨,感慨我们承办活动的不公平,更是感慨社会的不公平。“经典诗文诵读”vs“十佳歌手大赛”,我想光看到题目大家就会有自己的选择,在一种叫做时代潮流的影响下,想必更多的人会选择去看一场歌唱比赛,当然这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格局性,诵读的本身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小语种”行为,而不是像歌唱那样的大众行为。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是我们在找借口,但是只要回想起今年夏天的电视荧幕大家就不会再唏嘘了,夏天总被冠名“音乐季节”,因为一到夏天各家卫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惜砸锅卖铁举办音乐选秀,今年更是跑出十几家卫视争做歌唱选秀,但鲜有人知就是在这个时候央视举办了首届朗诵艺术大赛。或许,你还是此时才知道今年夏天有这样一档节目吧。
后来从网上看了央视朗诵大赛的视频,其实,节目很精彩,诵读很澎湃,引人入胜,但是真正懂得品味它的又有几人呢?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吧。在收视率上,央视斥巨资的首届朗诵艺术大赛远远不及今年任何一档选秀节目,央视也委婉表示“明年不会举办了”。
而我们的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呢?难道就此夭折?因为没有观众我们就止步不前?我想,一定不能这样。因为不被关注就中止活动,我们不甘心,因为我们并没有不用心,我们一心一意做的活动不能自己叫停,只要还有一个观众,我们就得用心做下去。一条路就得走到黑,尽管摔得浑身是伤,起码无愧于自己。
但是,一直耗着,不前进同样是逆水行舟。我们必须看清现状,创新思意,才能谋求发展。
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在制造噱头,为了吸引的观众,为了让活动像十佳歌手一样掀起一股热潮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噱头。我们的症结就在于被“收视率”所困住了。我们一直都处在被经典诗文把玩的境地,我们为了经典诗文而经典诗文,我们一直在一个危险的被动地位,一直是经典诗文牵着我们鼻子走,它叫我们走东,我们就不敢走西。
经典诗文诵读的收视率央视都拿不下,我们又何必强求呢。做不到受益观众,何不让选手受益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想尽法子吸引观众的功夫下在如何打造选手实力上呢?让他们真正觉得这次比赛是个成长是个脱变何又不是另一种成功呢?国家都提倡不以收视率为衡量节目其优劣了,我们还死咬着不放干什么呢?
再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背道而驰,在众多活动办得人声鼎沸时,我们打造一台安安静静、只能用心灵感受得到声音的活动呢?做、一定得做下去,用心做下去,不论遇到什么困难。
做下去,哪怕失败我们也是一个开拓者、先行者。
现实摆在面前,经典诗文不是一个人人都会喜欢的东西,我们只有让喜欢它的人爱上它,爱它的人眷上它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
距离决赛还有一个礼拜时间,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相信我们终究会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