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纳兰性德的诗 >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清代]:纳兰性德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松树梢上的露珠沾湿了拴鹰的绳索,芦苇深的都没过了马鞍。

靠着树休息,映衬着林子看着。众人围着用黄羊庆祝。霜风吹着,晚上都是寒冷的,拥有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却怨着冬天来的比较早。

注释

于中好: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风毛雨血:指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的情景。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鹰绁(xiè):拴鹰的绳索。

马鞍(ān):马具之一,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黄羊:一种野羊。

簇(cù):众人围聚。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24页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创作背景

  康熙十七年九月(公元1678年),康熙巡行至遵化及景忠山,词人亲自陪同,这首《于中好》就是词人在狩猎途中所写的。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81页

2、(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95页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鉴赏

  上片描绘塞上自然风光,前二句说阴山道上并非“行路难”,而是别有一番情趣滋味。显然这是仿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接着二句写塞上特异的风光,进一步烘托了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体会。

  下片写行旅中的生活情景,前二句描绘途中的休憩和欢宴,后二句转而描述了异域的风俗异味,此中的“怨早寒”并非真的哀怨,而是表达了一种惊异的心理感受。

  这首词气势豪迈,格调激越,细致生动地描摹了塞上风光。通过对狩猎途中所遇到的事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射猎后的宴饮场面和特有的塞外风情和惊奇的感受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豪迈之情。

纳兰性德简介

唐代·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 纳兰性德的诗(218篇)

猜你喜欢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见寄

欧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胜,台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风流知郢下,青云车骑忆平陵。

声闻岂但西皋鹤,搏起还看北海鹏。君自长安难久客,封书回雁且先凭。

与何光远赠答诗(龙女赠光远)

龙女

坐久风吹绿绮寒,九天月照水精盘。
不思却返沈潜去,为惜春光一夜欢。

北京八咏 其二 玉泉垂虹

王洪

碧嶂丹崖泻不停,翠微云净转分明。春风不散空中影,夜月偏闻树底声。

内苑分来瑶草合,御桥流出凤池平。仙源信与人间别,岁岁年年长自清。

偶作

宋代连文凤

少年场屋苦奔波,每对书檠读不多。

三十年来书好读,可邻老眼费摩挲。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明代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唐代李逢吉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