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协议2024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与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与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与2024年工作计划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6.0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23.0%,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22.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利税总额25.30亿元、同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0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0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1.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06元,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收入5622元,同比增长10.3%。

一、2024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六)园区建设加大,产业聚集明显加强。2024年,全市不断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1-11月,全市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近6亿元,投入力度居历史最高水平。全市五大开发区及

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和现场会后,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两级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和现场会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照先进找差距,进一步解放思想

、积极开拓进取,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进鄂州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积极应对危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出台政策应对危机。在去年技改贴息等政策基础上,年初市政府又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条措施。积极支持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到鄂州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场所、给予财政性资金存款和税费优惠。明确了对担保公司的支持办法,加快担保体系建设。二是制订规划指引发展。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为纲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编制完成了冶金产业、装备制造及钢铁深加工业、建材产业等产业振兴和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拟定了全市工业经济千亿元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沿江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承接新一轮产业大转移,引导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实行“一厂一策”。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市级领导“保姆式”包扶挂点制度,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困难。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对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50家工业企业实行“一厂一策”的帮扶办法,以亿元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三)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增强园区带动能力。我市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布局向沿江和高速公路沿线集中,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将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发展产业集群来定位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以工业园区吸引企业落户,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间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共生关系。以葛店开发区为基地,在提升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围绕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和武钢平煤焦油项目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富士康和承接东湖开发区产业辐射,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鄂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利用鄂钢等企业的钢铁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加大燕矶金刚石刀具城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大力发展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依托中非集团开发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凝灰岩等独特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化学催化剂系列产品,发展壮大非金属矿产业集群;依托农产品加工园,扶持武昌鱼集团、振源科技、凤凰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四)建立三项机制,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制订了全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工作方案和目标,与各区、街办签订了《鄂州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区、街办和相关企业,督促各实施单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制度。二是建立跟踪协调机制。我们会同市、区有关部门,对具有成长性中小企业和新建项目进行调查摸底,落实专人跟踪,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行季度工作例会制,对这些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确保跟踪企业不掉队。三是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市政府根据国家、省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省、市关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实施意见,从市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并全部用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其中60%用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20%用于服务体系建设,20%奖励区和街办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有关部门。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4家,比年初净增75家。

(五)加大协调力度,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引进外地金融机构。针对当前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难的问题,在继续推进银企合作的同时,引进了汉口银行在鄂州设立了分行,正在争取黄石市商业银行等市外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在解决企业融资难上取得新的突破。二是推进政、银、企互动合作。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政银企合作工作,邀请省内市外股份制金融机构及各国有银行省分行来鄂州,与市内企业进行洽谈和签约。汉口银行、招行武汉分行、广发行武汉分行以及市内各国有商业银行与鄂州发电公司、世纪新峰水泥公司等企业现场签约8.5亿元的贷款合同和14.3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三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年初,市政府增加1500万元带动民营资本1000万元投入到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资本金由去年的301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5010万元,利用民间资本成立了两家民营担保公司。市担保公司与汉口银行、黄石商业银行、市信用联社签订了贷款担保合作协议,为30多家企业提供了39笔共计9968万元的贷款担保。四是积极争取省政府资金支持。我们积极向省政府为鄂重集团争取了700万元的生产调度资金,为鄂城区飓风金刚石刀具厂、华容区光大船业临江公司分别争取了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六)调整职能分工,强化项目协调督办机制。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协调督办力度,规定全市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的统计、协调和服务由市招商局为督办责任单位。对已签约的项目按性质分为六类,分别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总协调,市直相关部门作为督办单位负责项目的统计、协调和服务,即市经委负责工

业类项目,市商务局负责商贸类项目,市发改委负责基础设施类、社会发展类项目,市建委负责城市建设类项目,市城乡统筹办负责农业和统筹城乡类项目,市派驻各重点项目工作队积极配合和协调相关工作。采取一周一监测、一旬一报告、一月一调度,以旬保月、以季保年、以重点保全局,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我市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我市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省内其他县市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我市第一产业的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三)经济自主增长乏力,生产要素仍然紧张。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四是产品科技含量低。五是资金严重短缺。

四、2024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二)培育支柱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提档升级。一是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产业振兴计划,重点支持鄂钢、球团厂、电厂、程潮铁矿等做优做强,扶持鸿泰钢铁、吴城钢铁、波尔容器、世纪新峰、新鄂重等一批中型企业提档升级。继续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八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考核奖励办法,落实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措施,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二是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大力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切实加大工业企业技改力度,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船舶、太阳能产业等新兴产业,促进企业整体提升素质。三是进一步抓好园区建设。重点加强葛店开发区、华容创业园、三江港经济区、鄂州开发区、城东工业园区、花湖工业园区等六个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

(三)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缓解融资难题。一是大力推进“政-银-企”合作。充分利用省金融机构与我市签订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落实对交通、冶金、电力、城建等行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二是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在鄂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信贷服务,并给予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财税政策优惠等扶持。三是组建小额贷款机构。计划成立1-3家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四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利用市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进一步增强担保公司实力,建立“银-保-企”联系制度,扩大贷款担保业务覆盖面。同时,力取省内实力强的担保公司在我市拓展更多担保业务。

(四)促进消费和扩大出口,推动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居民消费持续繁荣。采取多种措施,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万村千多市场工程”覆盖范围,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二是大力推进出口增长。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全面落实出口鼓励政策,建立健全出口企业融资贷款和质押担保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努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三是大力推进对外合作交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和经营,拓展发展空间,加大对外人才交流力度,通过科技考察、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形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开展村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实施城镇建设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功能配套和提档升级。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市、区、镇三级继续筹资6000万元加快十个特色镇建设,建设各类专业市场、产业园区或农民创业园。二是实施百里长港示范区建设

工程。完成示范区整体发展规划、各专项规划和村镇分规划,推进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百里长港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城市公交“进镇入村”试点。进一步落实“厅市合作”协议,争取省直部门的再支持。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切实抓好农业板块建设,着力抢进水产、蔬菜、畜牧、林果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工程,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六)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一是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金融健康发展。积极筹建市金融办,引导、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拓展业务。二是稳妥推进其它各项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妥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三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尽快编制完成《“两型社会”示范区改革发展纲要》,力争得到省委、省政府早日批复。抓好葛店开发区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全方位融合,大力打道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鄂州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