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