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斩草除根 |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