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诗书发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骈拇枝指 |
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
博采众长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龇牙咧嘴 |
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
老朽无能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开柙出虎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
鹿死谁手 |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
拉家带口 |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