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铺张浪费 |
铺张:讲排场。过分地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