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角巾素服 |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