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