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