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于乔木
![鸣于乔木](/d/file/titlepic/chengyu16784.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yú qiáo mù
注音ㄇ一ㄥˊ ㄩˊ ㄑ一ㄠˊ ㄇㄨˋ
繁体鳴于喬木
感情鸣于乔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意思解释)
- 吠影吠声(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鸣于乔木的意思解释、鸣于乔木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适得其反 |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
怪模怪样 | 形态奇怪。 |
体规画圆 | 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
恣情纵欲 | 谓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 |
形而上学 |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