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椠怀铅的成语故事
![握椠怀铅](/d/file/titlepic/chengyu42980.png)
拼音wò qiàn huái qiān
基本解释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出处唐·史承节《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兼疏本传之文。”
暂未找到成语握椠怀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握椠怀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寸步不离 |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
算尽锱铢 |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
触目皆是 |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色中饿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
飞檐走壁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
安眉带眼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
目不斜视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
绊脚石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
将伯之呼 |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